浦水吉

【摘要】目的:探討節段式乳房按摩治療產后中度乳房脹痛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6例產后中度乳房脹痛患者,采用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3)與觀察組(n=43),對照組實施蒸汽熱噴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節段式乳房按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40%(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節段式乳房按摩治療產后中度乳房脹痛,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病癥,緩解疼痛。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87-02
母乳包含豐富營養成分,可為新生兒提供抗體,增強其機體免疫力,對于新生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而產婦在產后剛開始分泌乳汁時,由于其中富含蛋白質,導致有形物質較多,整體汁液粘稠、流動不暢,同時部分產婦在剖宮產后由于傷口過于疼痛難以實現有效哺乳,乳汁量過多,最終導致乳汁排出不及時于導管中發生瘀滯,產婦感到乳房脹痛、較熱,即產后中度乳房脹痛,甚至有產婦因乳房疼痛出現嚴重身體不適[1]。據分析乳房內壓力在治療乳房脹痛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釋放乳房內壓力已成為改善乳房脹痛的關鍵所在。本文主要探討節段式乳房按摩治療產后中度乳房脹痛的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6例產后中度乳房脹痛患者,采用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3)與觀察組(n=43)。對照組43例,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0.05±8.79)歲,孕周37-41周,平均(39.02±7.64)周。觀察組43例,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31.25±8.64)歲,孕周38-40周,平均(38.76±7.22)周。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蒸汽熱噴治療,具體為:指導產婦擺放舒適體位,正式操作前首先洗手,之后開啟蒸汽噴霧器,當其噴出蒸汽穩定后移動至距產婦乳房25cm處,設置溫度為50℃左右,每側維持熱噴時間為5分鐘。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節段式乳房按摩,過程中選擇乳汁作為介質,沿乳頭方向呈現放射性按摩,具體為:(1)第一節段按摩。對乳房前段乳暈部分實施按摩,一手托起單側乳房,此時另一手食指、中指采用螺旋形指揉法按摩患者乳房前段乳暈部分;(2)第二節段按摩。對乳房中段乳暈外至乳房根部處實施按摩,一手托起單側乳房,另一手食指、中指采用螺旋形指揉法對距離乳暈2、4、6、8cm處進行按摩;(3)第三節段按摩。對乳房后段乳房根部實施按摩,一手托起單側乳房,另一手使用食指、 中指保持螺旋形指揉法按摩乳房后段乳房根部。每側乳房按摩時間約為10分鐘,每天2次,連續治療2天。
1.3?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乳房硬結、疼痛、紅腫等癥狀均完全消失,可順暢排出乳汁;有效:患者乳房硬結、疼痛、紅腫等癥狀明顯改善,可順暢排出乳汁;無效:患者各項癥狀與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乳汁排出困難。(2)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VAS)。取一條10厘米線,從頭部至尾部每隔1厘米做一處標記,0表示無疼痛,10表示劇烈疼痛,從0-10厘米疼痛依次加重。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均值加減標準差(x±s),采用t檢驗,頻數(n,%),采用x2檢驗,檢驗標準:p<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40%(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VAS評分
治療前,觀察組VAS評分(6.51±1.47)分、對照組(6.49±1.56)分,組間無顯著差異(t=0.061,p=0.476);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1.81±0.38)分,對照組VAS評分(3.64±0.59)分,組間差異顯著(t=17.099,p=0.000)。
3?討論
蒸汽熱噴治療通過提供50℃的溫熱蒸汽對皮膚進行穩定刺激,可提高局部組織溫度,促進血管擴張,加速皮膚、皮下組織以及肌肉部位的血液循環,
提高組織代謝率,增加產婦血管通透性,進而實現緩解局部組織脹痛的治療作用[2]。節段式按摩是指由乳房前段乳暈逐步向后段按摩的治療過程,首先對乳房前段乳暈部分的輸乳管膨大的輸乳管竇實施按摩,確保其通暢性,因為該部位與乳頭開口處臨近,先對此處進行按摩方便乳房前段乳汁及時流出,之后依次對乳房中段、后段實施按摩,此情況下其前段輸乳導管已經通暢,中后段輸乳導管就更加容易疏通,直接疏通了產婦乳房內乳汁瘀滯,加大乳汁排出量,減退產婦乳房硬結、紅腫等癥狀,提高產婦母乳喂養舒適度,易于培養產婦母乳喂養信心。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對照組為81.40%,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節段式按摩治療法對于提高中度乳房脹痛治療效果、緩解疼痛等癥狀均具有較為明顯的積極意義。對其進行分析:節段式按摩則用食指、中指沿乳暈逐步向乳房根部進行指揉法按摩,手指揉法按摩僅會對局部起作用,刺激性較小,輕柔緩和,疼痛疼痛小,產婦接受程度高,有利于各項醫療工作的開展,間接提高治療效果[3];產后乳房按摩將中醫學、生物信息理論、歐洲康復理論等多門學科融合在一起,操作簡單易行,護理人員易于掌握其操作技巧,且不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只要產婦能夠接受就可隨時開展,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有助于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實現醫護人員自身價值,進一步為治療措施得到正確實施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采用節段式乳房按摩治療產后中度乳房脹痛,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吳藝英. 手法按摩聯合低頻脈沖治療儀在減輕產婦產后乳房脹痛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 臨床醫學工程,2019,26(4):425-426.
[2]?唐芳,鄧芳麗,劉念,et al. 應用穴位按摩配合馬鈴薯片外敷緩解產后乳房脹痛的效果[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8):43-45.
[3]?黃超,林美玲. 乳房微波治療儀結合子宮按摩在剖宮產婦術后泌乳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2):17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