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余

【中圖分類號】 R7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134-01
在臨床上,肺炎屬于一種嬰幼兒多見疾病,也是典型感染性疾病,這一疾病的主要特點是:病情變化快、發病比較急,發病原因是患兒上呼吸道感染。通過對患兒進行肺部聽診,可以聽到濕羅音和管狀呼吸音,在臨床上主要選擇X射線來檢查小兒肺炎,然而該種檢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如今,我國醫療水平進一步提升,促使肺超聲技術不斷完善,并逐漸取代了X射線。以下主要介紹超聲在小兒肺炎診斷和療效評價中的具體應用。
1?影像學與肺炎的診斷
當前,對于肺炎的診斷的主要依據是發熱、呼吸急促、咳痰、咳嗽等臨床表現和呼吸音降低、肺部聞、濕性啰音等肺部體征,胸部影像學檢查能夠探及到浸潤或是實變影。大多數醫院都選擇X線胸片當作肺炎診斷的影像學首要檢查,在國際上也提出所有懷疑肺炎的到院病人都必須進行X線胸片檢查。然而X線胸片作為診斷肺炎的基本檢查,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輻射性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兒童;同時該種診斷方法應用過程中存在患者與患者之間一致性不高的情況。在曾學英、尹萬紅、康焰的相關研究表明:不同觀察組對同一張胸片有沒有具有浸潤影的相同性只是57.7%,尤其是小兒肺炎患者的這種情況更加顯著,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由于小兒肺炎患者的檢查結果極易受到其病情、治療干預措施的影響。相較于X線胸片,胸部CT的診斷結果更加正確,也可以對更準確,能夠對浸潤影、膿腫、實變、空洞等進行較好地呈現,現如今胸部CT已作為肺炎診斷中較為可靠地一種影像學檢查方式,然而CT具有非常大的輻射量,且費用比較昂貴,不方便復查對比病情變化,加上這一檢查方式與X線胸片都具有時間延誤的問題,難以對圖像進行實時呈現。針對這一情況,肺部超聲應運而生,這一檢查手段具備實時、無創傷、及時的優勢,能夠對胸部CT和X線胸片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彌補。此外,在小兒肺炎診斷中,肺部超聲檢查已能夠取代X線胸片,且不會提高不良事件的出現率。相關專業人士提出:在存在胸腔積液的肺炎患兒診斷中,僅使用肺部超聲就能夠獲得準確地診斷結果,但是對于病情較為復雜的患兒,仍必須聯合使用肺部超聲和X線胸片,才能夠確保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2?肺部超聲的檢查方法及其所見
對于肺部超聲檢查方法的應用,因為小兒胸壁薄,選擇使用線陣探頭為好,頻率較高7.5-10.0MHz,也可根據情況選用凸陣探頭,頻率為5.0-7.50MHz,給予患兒坐位或是仰臥位,對于被被肩胛骨遮擋的部位,需對患兒的體位進行變化,以此來完成相應的檢查。通常用腋前線和腋后線把各側胸壁劃分成分為前胸壁、側胸壁、后胸壁,并再次劃分這3個部分,劃分成上下兩部分,也就是每側胸部分有6個區,一一對應雙肺的不同部位。在具體肺部超聲檢查過程中,應左右比較開展,依據一定的順序對6個區的全部肋間隙加以檢查。同時,應使探頭與胸廓處于垂直狀態,由縱向或是橫向進行滑動,其中在縱向滑動過程中探頭應放置在矢狀位,且對角度進行合理調整,使之與肋間隙長軸處于垂直狀態,標記點通常指向頭側,由頭至腳垂直于肋間隙進行滑動,這樣就能夠對大部分胸膜進行詳細觀察,且避開了可肋骨的遮擋;在橫向滑動過程中探頭應沿肋間隙長軸水平出進行放置,而標記點朝向胸骨,由肋間隙長軸進行滑動,這就能夠對整個肋間隙胸膜狀況進行詳細觀察,然而只能觀察到該肋間隙胸膜。此外,醫務人員應注重膈上區域的檢查,一般而言膈上區域能夠發現窗簾征,對肺隨呼吸動作的運動情況進行呈現,還能夠更好地發現有胸腔積液的肺炎患兒。
在正常肺部超聲中,能夠看到2根肋骨與中間胸膜線形成的海岸征、胸膜滑動征、蝙蝠征,具體如圖1所示,結合圖1可以發現:在第一張圖片中箭頭指出的A線胸膜線等間距高回聲線處于平行狀態,這就說明肺組織處于正常充氣狀態;第二張圖中顯示患兒的肺部炎癥感染后呈現實變區內,箭頭所指處可見充氣的支氣管;第三張圖中可見大片的融合B線,未見A線,表現為肺泡間質綜合征。其中必須關注的一點是,只有胸膜及胸膜下的病變被侵犯后,方可被超聲探及。
3?小兒肺炎診斷和療效評價中超聲的應用
關于小兒肺炎診斷的中,相關研究報道中:通過對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所收治的198例小兒肺炎患兒進行研究,在患兒入院后6小時內給予肺部X線檢查,以此來明渠患兒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符合率,待患兒病情變化時馬上選擇肺超聲檢查,以此來對患兒的臨床表現差異值和檢查結果進行探究;經過對應檢查后,相較于肺部X線檢查,肺臟超聲診斷的符合率、陽性預測值更高。同時,經肺部超聲檢查后,小兒肺炎的表現為:(1)肺實變伴支氣管充氣征,實變區的邊緣不規則或呈鋸齒狀,以動態支氣管充氣征最為多見;(2)胸膜線異常,無A線消,胸腔積液。而經肺部X線檢查后,小兒肺炎的表現為:(1)雙肺紋理增多、増粗及模糊;(2)肺野內斑點狀和片狀密度增高影。在具體診斷過程中選擇邁瑞DC-N6Pro和M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采用線陣探頭,將探頭的頻率設置為7.5至12MHZ,讓患兒保持安靜狀態,并給予其仰臥、側臥、俯臥;以腋前和后線為界來對肺臟進行劃分,通常劃分成前區、側區及后區,然后讓探頭和肋骨平行或是垂直,來對肺臟的三個區域加以掃查。
由于小兒肺炎具有較高的致死率,所以醫院必須重視該疾病的早期診斷。對于小兒肺炎患兒來說,通過利用肺超聲,除了可以對這一疾病進行診斷,還能夠對患兒的整個治療過程進行跟蹤和隨訪。同時,相關調查顯示,肺超聲可以更加容易的發現隱匿性病變,特別是肺炎早期,還能夠對肺部直徑1.0mm的小實變區進行呈現,從而讓小兒肺炎的陽性更加客觀和直觀地呈現出來;加上由于被縱隔、心臟及脊柱所遮擋,導致肺部X線難以發現部分肺炎患兒的炎癥陽性表現,這就影響到了疾病的診斷,而肺超聲由于準二維和三維支撐基礎功能夠避開這些遮擋,從而呈現出肺部炎癥征象,所以說相對于肺部X線,肺超聲更加敏感,且能夠更加準確的呈現出肺部炎癥的表現。此外,大量實踐也證明了,相較于胸部X線檢查,超聲檢查對小兒肺炎診斷的敏感度更高,且局限性較低,輻射損傷率更低,對患兒的使用更具安全性,可對患兒的實際病情加以準確反映,為醫務人員提供患兒精準的病情數據,以便醫務人員制定出更加科學、有效地治療措施,從而提升患兒治愈率。
總而言之,肺超聲在小兒肺炎的診治和療效評價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優先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