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戴黎敏 郝靜 張轉運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135-01
全麻術后出現低氧血癥、咽部不適等是復蘇室患者常見的并發癥[1,2]。全麻插管術后咽痛的發生率40%~100%[3,4],是患者清醒拔管后常見的主訴,嚴重影響患者麻醉復蘇期間舒適度及滿意度[5]。現有的各種吸氧面罩不能同時解決并存的問題,為此設計的一體化儲氧霧化面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ZL 2017 2 0628100.8),同時具備儲氧和霧化作用,在臨床應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保證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現介紹如下。
1?材料與設計
一體化儲氧霧化面罩結構組成(圖1):包括浮標式氧氣吸入器(1)、細連接管(2)、霧化器(3)、直角彎頭(4)、粗連接管(5)、儲氧面罩和霧化器固定裝置(11)(圖2)。細連接管具有第一接口(8)和第二接口(9);浮標式氧氣吸入器(1)上部為氧氣流量表(22)、下部為濕化瓶(23),細連接管的第一接口(8)連接在氧氣流量表(22)和濕化瓶(23)之間的管路上,細連接管的第二接口(9)連接霧化器(3)下部的進氣口;霧化器(3)上部的出氣口接直角彎頭(4),直角彎頭(4)另一端連接粗連接管(5),粗連接管(5)另一端連接儲氧面罩;儲氧面罩包括儲氧袋(6)和吸氧面罩(7),儲氧袋(6)與吸氧面罩(7)之間的氧氣進氣管(10)連接粗連接管(5);霧化器(3)座設在霧化器固定裝置(11)上,霧化器固定裝置(11)包括上部的夾持裝置(12)和下部的固定底座(13),夾持裝置(12)包括霧化器固定環(14)和外周的固定夾(15),固定底座(13)為弧形固定座,包括前半弧形座(16)和后半弧形座(17),前半弧形座(16)和后半弧形座(17)下端之間設有彈性連接帶(18),彈性連接帶(18)至少一端可打開。
2?使用方法
首先將細連接管一端連接浮標式氧氣吸入器,另一端連接霧化器下部的進氣口,霧化器的上出氣口連接直角彎頭,直角彎頭的另一端再連接粗連接管,粗連接管另一端連接在儲氧面罩的氧氣進氣口,儲氧面罩放于病人面部罩著口、鼻,就可以在不降低氧濃度的情況下吸入霧化的氧氣,氧流量5L—10L/分鐘,霧化罐(藥物杯)里可根據病
人實際病情加入霧化藥液。增加霧化器固定裝置,弧形固定座固定在病人身體左側,靠近肩部,彈性連接帶從腋下繞過,通過粘扣固定在弧形固定座上,彈性固定夾將霧化器夾緊。由于大多數病人的頸內靜脈穿刺都在右頸部,該霧化器固定裝置可避開右側放在病人左側方便使用。霧化器通過連接軸調節角度為45度-90度放置,確保霧化效果。
3?優點
(1) 一體化儲氧霧化面罩可以改善低氧血癥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保證患者的安全,而且可以稀釋患者的痰液利于排出,改善患者咽部疼痛不適。(2)增加了霧化器固定和角度調節功能,不僅能防止藥液倒流在患者頸面部,也減少了藥液的浪費。(3)可以避免護士來回更換管路,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減少管路的污染,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很大便利。
參考文獻:
[1]?王婭,孫桂娟,薛震. 早期、多次霧化吸入對氣管插管全麻患者術后咽痛的影響[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06):837-838.
[2]?Epstein R H,Franklin D,Lopez M G,et al. Anesthesiologist staffing considerations consequent to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hypoxemic episodes in 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J]. Anesthesia & Analgesia,2014,119(6):1322.
[3]?馮祖蓮,林保留,蔡珠妹,等. 氣管插管全麻后患者氧氣霧化吸入初始時機的選擇[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5):67.
[4]?趙蓉,楊俊華. 氧霧在婦科全麻后氣管插管患者咽喉部不適癥狀改善的探討[J]. 當代醫學,2010,16(33):111.
[5]?張旱愉,張韻,劉艷嫦,等. 蘇醒室霧化吸入改善全麻患者術后咽痛效果觀察[J]. 護理學雜志,2013,28(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