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貴

【摘要】目的:對比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和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57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采用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的28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照組,將采用經皮腎鏡鈥激光聯合氣壓彈道碎石術的29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組,比較兩組相關臨床指標以及并發癥。結果:觀察組的手術、下床、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也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與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相比較,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安全性好,可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復雜性腎結石
【中圖分類號】 R6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143-01
腎結石是一種由鈣、草酸、胱氨酸以及尿酸在腎臟異常聚積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其中以草酸鈣結石為多見,此病的發生和遺傳因素、感染、代謝異常、職業因素、飲食習慣、環境等密切相關,臨床表現為腰痛及血尿等,嚴重的腎結石可引發腎功能衰竭。復雜性腎結石是指腎臟內存在有功能異常的多發性腎結石,在對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通常采取手術治療[1]。本文就對比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在治療復雜性腎結石中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行復雜性腎結石的57例患者參與此次研究,將28例實施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的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將29例實施經皮腎鏡鈥激光聯合氣壓彈道碎石術的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組。觀察組中,男性:女性為16:12:,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45.62±3.21)歲;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為(45.73±3.45)歲,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可以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行開放腎實質切開取石術進行治療,麻醉后,取患者第11或12肋間做切口,阻斷腎血流,在腎臟背部無血供區域進行縱行切口至腎盂,取出結石。觀察組實施經皮腎鏡鈥激光聯合氣壓彈道碎石術,麻醉后,在輸尿管鏡的引導下,給患者留置F5輸尿管導管,并建立人工腎積水,確定結石的數量、位置,采用超聲定位,選擇合適的穿刺點,通常選取第11或12肋間做穿刺點,超聲顯示穿刺針經腎小盞穹隆進入腎臟集合系統后,抽出針芯,若患者有尿液流出,則穿刺成功,將穿刺針導入斑馬導絲,對穿刺通道進行擴張,直至擴張到18F,建立標準取石通道,選用鈥激光聯合氣壓彈道將結石擊碎,取出結石。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相關臨床指標(下床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所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n,%),x2檢驗;計量資料:“x±s”,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相關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的相關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腎結石的發生因素眾多,若不及時治療,可造成腎功能不全、泌尿系梗阻等并發癥,對患者的身體帶來很大不良影響,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臨床上,在對多發性腎結石患者的治療中,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2]。
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是傳統的手術方式,但是此手術對患者帶來較大痛苦,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多,創傷較大。近年來,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是在患者腰部建立一條通往腎臟的通道,將腎鏡插入至腎臟,利用鈥激光等碎石工具將腎結石擊碎取出的手術,是一種現代微創手術,可在腎鏡的電視顯示屏觀察結石的位置、大小和數量,整個手術過程完全可觀,對患者損傷較小,取石后,患者無任何不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也較少。術后,觀察組僅有1例出血低于對照組的5例,且對照組有1例并發嚴重的腎臟疾病。因此,說明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效果要比開放性手術要好。
綜上所述,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在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方面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崔春.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與開放性手術處理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7):126-127.
[2]?黃劍全.探討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對比[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2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