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芳


【摘要】目的:探究2017年~2019年3月齡以下嬰兒百日咳感染狀況。方法:研究時段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本院收治的3月齡以下咳嗽為主要癥狀的嬰兒作為研究對象,從中抽選出100例患兒,采集血清和深部呼吸道分泌物,分別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與多重PCR實驗檢測博德特百日咳毒素抗體以及博德特百日咳桿菌。結果:100例患兒中,男、女患兒比例分別為,53例、47例,均未接種白百破疫苗,多重PCR檢測博德特百日咳桿菌陽性患兒23例,3例嬰兒具有家庭內慢性咳嗽密切接觸史,其家庭成員百日咳血清抗體為陽性,百日咳陽性患兒中,18例患兒出現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其余患者出現吸氣末雞鳴、結膜出血、白細胞升高等。結論:導致3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百日咳的原因主要與患兒未注射疫苗有關,通過多重PCR檢測能夠提高早期診斷率,未診斷出的成人百日咳是嬰兒百日咳最為主要的傳染因素。
【關鍵詞】博德特百日咳菌;嬰兒;百日咳;感染情況
【中圖分類號】 R7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144-01
嬰兒百日咳的發生主要與博德特百日咳桿菌感染有關,博德特菌會導致患者出現短期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病程往往長達3個月左右的時間,會對患兒健康產生一定影響。隨著近年來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發現即使在疫苗覆蓋較多的國家與地區,百日咳發病率仍然呈上升趨勢[1-2]。我國百日咳疫苗缺乏免疫保護,主要開始于3個月齡嬰兒,但是3個月以下的嬰兒感染后病情多較為嚴重,而且并發癥發生率較多,甚至導致患者出現肺炎、腦病,對患者健康產生威脅。因此,對本院3個月以下的嬰兒百日咳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影響3個月嬰兒百日咳感染的主要因素,以下是具體內容。
1?資料及方法
1.1?資料與方法
納入本科室(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3個月月齡以下咳嗽為主要癥狀的嬰兒(n=100)作為研究對象,100例患兒家屬均符合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2017年~2018年抽選50例,2018年~2019年抽取50例。納入標準:①≤3個月齡;有遷延性咳嗽、并且出現以下癥狀:陣發性咳嗽、咳嗽后伴有嘔吐、伴有結膜下出血、吸氣性吼聲;②新生兒或者小嬰兒可表現出現原因不明的陣發性青紫性或呼吸暫停,有遷延性咳嗽、可無典型性痙攣性咳嗽。男(n=53例)、女(n=47例);月齡≤3個月。由于本次研究屬于組內對比,差異性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收集100例患兒病史、咳嗽、接觸史,觀察患者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并發癥。采集患者標本,入院后次日凌晨患者禁食3h由專人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痰液收集器連接負壓吸引器收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抽吸以后使用生理鹽水2ml保留放置在-20℃待測。使用博德特菌百日咳桿菌多重PCR檢測,由中心實驗室進行[3]。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多重PCR檢測結果,并比較百日咳患兒與非百日咳患兒之間的臨床表現以及合并癥發生率。
1.4?統計學
SPSS22.0,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2組有效資料,以P<0.05認定有統計差異。
2?結果
2017年~2018年間收治的50例患兒中,百日咳患兒13例、2018年~2019年間50例患兒中,百日咳患兒10例。組間數據對比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百日咳患兒臨床表現與非百日咳患兒的臨床表現具有較大的差異性:P<0.05(見表1);2組患兒之間的合并癥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2)。
3?討論
如今,百日咳疫苗的廣泛使用使得百日咳患者的發病率、致死率均大大降低,但是有調查研究顯示百日咳的發病率有所增加,是引起青少年、成人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4]。在我國,對于百日咳的重視程度相對薄弱,而且缺乏較為敏感、快速的診斷方式。在我國,百日咳診斷標準中主要是采取標準培養法從患兒痰液中的分泌物或分離血清抗體以確診,但是這種診斷方式均不能滿足臨床早期、快速診斷需要,而且受到運輸、收集、培養等方式的影響,無法滿足當前臨床需求。多重PCR檢測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近年來在國內外廣泛推廣,用于百日咳診斷中,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5]。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受檢者中,共有23例患兒診斷為百日咳感染,感染率為23.00%;23例百日咳感染患兒中,共有3例患兒存在家庭病史,顯示說明成年人百日咳患者是導致嬰兒感染百日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上所述,青少年、產婦、未接受免疫的嬰兒屬于百日咳主要感染人群,需要加強百日咳的診斷與早期治療,同時采集標本與判斷結果相結合,注意做好防范工作,提高每位新生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1]?李靜,劉艷霞,鄭楠,等.嬰兒百日咳感染1例[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8,32(6):373-373.
[2]?邵慶文.特布他林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嬰兒類百日咳綜合征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103-105.
[3]?鄭文彬,熊小麗,周儷姍,等.兒童百日咳綜合征臨床特征及重視胃扭轉致胃食管反流的發生對小嬰兒百日咳綜合征的影響:附807例病例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8,25(6):567-573.
[4]?薛月玲.維生素D制劑治療嬰兒百日咳的臨床療效觀察[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7,38(11):1232-1234.
[5]?王曉穎,米榮,伏瑾,等.2011至2015年59例3月齡以下嬰兒百日咳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7,20(8):58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