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仿
【摘要】為了探討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相關工作者深入基層之中,對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現狀進行調查。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疾病的發生,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處理一般級別的突發衛生事件,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檢測和預警、培養專業的醫護人員、完善醫療設備、具有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專業指揮部門等。通過對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進行建設,能有效控制、處理放射性污染、傳染性疫情、禽流感等疾病種類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威脅,對突發衛生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基層疾病預防;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173-02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習慣逐漸發生變化,近年來我國頻頻發生公共衛生事件,這些突發事件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引起人們的恐慌情緒,各政府對于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越來越重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突發衛生事件的控制與處理具有專業性,屬于一種專業技術機構,在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對科學規范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一、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應急經費不足。
雖然近幾年國家政府對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也適當加大了應急經費的投入,但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并沒有得到穩定的應急經費,當出現突發衛生事件時,可移動的應急經費不足,需要申請專項資金。在這樣的情況下,會使得基層疾病控制不力,阻礙了衛生應急體系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匱乏。
基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必定會涉及到人力資源的利用,人力資源的利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基層疾控機構的專業人員;另一方面是衛生應急管理部門的人員。人力資源匱乏也表現在這兩個方面,基層疾控機構的專業人員目前還不足,大部分都是非專業人員,對基層疾病疾控機構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影響;衛生應急管理部門中則是數量不足,部分工作人員還是兼職擔任,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該工作中,對日常管理非常不利[1]。
(三)應急培訓與演練質量不高。
在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中,應急培訓與演練對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具有重要意義,盡管近年來非常重視工作人員的應急培訓與演練,訓練時間也增長許多,但是其質量卻偏低,達不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在培訓過程中,管理人員側重于培訓內容,對培訓的效果、要求等體制并沒有做好相應的完善,演練形式較簡單,工作人員經過培訓后收獲不大[2]。
(四)應急檢測手段滯后。
目前,市級以下的基層疾控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的應急檢測手段普遍不足,均存在著檢測設備陳舊、檢測手段和方式落后的情況,沒有先進的設備作為應急檢測后盾,對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十分不利,一旦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無法保證應急衛生機構能夠及時反應。面對這種情況,市級以下的衛生應急部門就只能將事件移交至更高一級的實驗室[3],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處置事件,延誤處置工作。
二、基層疾控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的具體內容
(一)領導組織。
加強基層疾控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的關鍵在于領導的重視,在突發衛生事件的處理過程中,是由領導作為總負責人,屬于一把手的存在,其余分級領導則各自負責相應的機制,領導小組組長則由基層疾控機構中心的主任擔任。這樣的領導組織建設才能保證在突發衛生事件時充分發揮各職能的作用,做到有效預防和控制,最大限度的調配資源。
(二)應急協調機構。
在成立應急辦公室(衛生應急協調機構)時,一定要明確衛生應急負責人,避免在突發衛生事件時出現互相推諉、推卸責任的現象。根據《全國衛生部門衛生應急管理工作規范》中的內容要求:“市(地)級以上的疾控中心應該設立應急辦公室(衛生應急協調機構),積極落實衛生應急工作措施。縣級疾控中心應該有專人負責衛生應急工作”[4]。基層疾控機構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形式設置應急辦公室(衛生應急協調機構),指派專人負責,并明確職責,充分發揮應急辦公室的職能作用,并積極組織人員培訓、應急演練等工作。
(三)專業處理隊伍。
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成立不同的處理組,如放射性污染處理組、傳染性疫情處理組、禽流感處理組等,除此之外,還有檢測檢驗組、消菌殺毒處理組、宣傳教育組以及后勤組等專業隊伍,后面所列專業隊伍小組成員是為了前者處理組而服務的。在各個組別的小組成員挑選中,需要選擇責任心強、專業技術過硬的醫護人員;在各個組別的小組組長、副組長的挑選中,可以讓分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擔任。
(四)專家咨詢組織。
專家咨詢組織在基層疾控機構衛生應急體系建設中屬于“智囊團”[5]的存在,組織內成員的組成有疾控中心領導和相關業務科室中層領導以及單位高職稱業務骨干。該組織主要負責的事項為:對突發衛生事件的級別和采取的措施進行決策和建議,對事件的發展進行科學評估,對各個處置環節進行技術指導,對應急策略進行相應的指正及修改意見等。
結束語
基層疾控機構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是降低突發衛生事件發生率最有效的方法。該體系的建設通過組建完善的體制和體系、完善各階級隊伍與組織,合理的調配人力資源、完善硬件設施,能有效提升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擴展人們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雖然目前基層疾控機構衛生應急體系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政府的重視,通過頒布相應的政策,加大物力支持,能有效提升該機構對突發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小婉. 廣東F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能力提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
[2]?陳蓉,何永超,張放,陸殷昊,何懿.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應急能力評估指標體系構建[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47(02):137-142.
[3]?李貞. 廣西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醫療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評價研究[D].廣西醫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