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瓊
【中圖分類號】 R97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176-02
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導致的血管狹窄或者阻塞,這種心臟疾病在臨床中被稱為冠心病。冠心病嚴重威脅我們的健康,目前任然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社會快速發展,物質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開始大量攝入高脂、高糖、高鹽食物,也使得冠心病人群逐年遞增,疼痛性質變得不典型,合并癥及并發癥亦增多。隨著科技的發展,心臟介入技術進步迅速,冠心病的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而確診冠心病后,尤其是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制定藥物治療方案、注重護理宣教是尤為重要的。應該怎樣對于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呢?
心理護理
對于冠心病來說,這種疾病的患者往往是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質較為薄弱,加之基礎知識匱乏,導致他們不能正確認識冠心病。這種迷茫的狀態讓患者對于冠心病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負面情緒:如恐懼、焦慮、絕望,這類情緒甚至將影響患者血壓,或直接誘發冠脈痙攣使冠心病的病情加重。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及家屬需要加強患者心理管理,在治療與護理過程中多傾聽患者的感受,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減少患者的不安情緒。對于整個疾病的治療流程,主治醫生應當做到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解答,安慰患者,讓患者對于治療充滿信心,進而配合治療。
適當運動
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很多時候需要進行運動降低交感神經張力、促進循環代謝。傳統觀點認為“靜養”很重要,所以許多家屬讓患者長期臥床,這種臥床會增加老年患者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尿路感染等疾患的可能,對于冠心病的轉歸亦沒有好處。因此作為護理人員以及家屬應該做到盡量幫助患者做一些合適的運動,在有人攙扶或監督下進行散步、早操,即可幫助患者緩解緊張情緒,又能促進機體代謝。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及家屬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不能進行過于激烈的運動,且鍛煉的時長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規劃。對于超重及肥胖的患者,應該制定符合強度的運動計劃,盡可能鼓勵他們參與鍛煉,減低體重,從而減低病情急性加重的風險。
加強護理巡視
對冠心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身為護理人員應該加強病房巡查。冠心病患者合并癥常常較多,病情變化十分迅速,病死率高,有些患者疼痛性質不典型,若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患者生命健康將受到嚴重威脅。冠心病的具體病情觀察需要致細致微,包括血壓、脈率、心率、大小便及主要不適癥狀等。在實際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病情的初步判斷,并及時和主管醫師進行交流。這樣能夠保證患者能得到及時治療,有效增加治療效果。
飲食護理
冠心病的飲食管理相當重要。在冠心病患者的飲食中,高油脂食物特別是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以及高鹽食物屬于首要的戒除對象,而高糖的食物也有明確證據證實會對患者的病情產生負面影響。護理人員還應該注意患者的飲食宣教,鼓勵患者少食多餐,盡量保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類食物在每日膳食中的高占比,同時注重復合維生素的補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始終堅持低鹽低脂飲食,可以增加雞蛋、牛奶、魚肉、牛肉、豆類植物、新鮮蔬菜、新鮮水果等食物的攝入,盡量遠離油炸、油膩、高脂、高糖食品,從而減少易患因素,減少冠心病急性加重的誘因。對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更應該計算每日能量需求,制定規范的膳食計劃,調節飲食從而幫助患者減重。
生活護理
對于冠心病患者,護理人員及家屬首先應該合理調整患者的作息,保證患者每日日常生活中充足的休息時間,這能夠更好的協助患者實現更快康復。其次,進行一般情況干預,保證患者的大小便規律,必要時對便秘患者進行局部排便刺激,可以使用開塞露或者甘油,但盡量不用導瀉藥或強力致瀉劑,否則腹瀉會導致患者血液濃縮、交感神經張力增高、電解質代謝紊亂尤其是發生低鉀血癥,進而誘發惡性心律失常或急性泵衰竭,加重患者冠心病病情甚至引起猝死。
情緒護理
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保持情緒的穩定有著重大意義。患者情緒產生較大波動時,容易導致體內各種激素水平的代謝紊亂,而這種變化又對心腦血管腦有著不同程度的刺激與影響。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患者的體內交感神經系統激活,血流速度加快,外周血管收縮,心肌氧耗增加進而導致患者的心肌缺血加重,冠心病心絞痛病情惡化甚至誘發急性心肌梗死。這種影響不一定來自于憤怒,有時過度興奮、過度悲傷、甚至羞愧等也會產生不良終點事件。這種情緒變化最終導致如兒茶酚胺類激素的急劇釋放,可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升高血壓,有些甚至會增加血液粘滯度,導致血小板粘附、釋放、聚集、收縮、吸附,從而產生新鮮血栓造成冠脈血管堵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死亡率極高。因此,為了保證冠心病患者的情緒穩定,首先要保證室內安靜,減少患者家屬接觸。在查房時護理人員及醫生均應在病情交流的過程中,注意溝通方式,及時安撫患者,減少患者的盲目焦慮,才能樹立良好的戰勝病情的信心。
健康指導
要建立更加縝密的護理計劃,必須讓冠心病患者學會自我管理,加速恢復,并減少再住院率。除了上文中提及的相應護理方法,還有應當注重冠心病自我管理及出院患者宣教。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做到隨身攜帶心臟疾病的急救口服藥物,而對于每日必須服用的藥物,應當做好分類管理。其次,應該保持自律性,即使沒有醫護人員,也應該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戒酒,保證規律作息,合理鍛煉,并努力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而對于病人家屬而言,需要對必備的急救知識進行學習,在面對突發的胸痛或意識喪失等危急情況,能快速應對,并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搶救,為醫務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搶救前保證黃金救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