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波


【摘要】目的:分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社區護理服務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5月-2020年2月我社區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據隨機分組法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社區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血糖水平。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血糖水平,實驗組的各項數值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社區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糾正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被廣泛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護理;老年患者;護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212-02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慢性血糖升高。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般都是因為胰島素的分泌出現問題或者它的生物作用受到了損害,也有兩種情況都存在的[1]。由于長期的高血糖,患者的身體其他器官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功能障礙或致殘,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的護理干預在糖尿病的防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本文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和社區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血糖水平。具體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5月-2020年2月我社區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據隨機分組法分為兩組,每組4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66.27±4.35)歲。實驗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67.±8.49)歲。一般資料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實驗組患者采用社區護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1)對社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詳細的調查和了解,針對他們的病情建立相關檔案,定期回訪和督促其進行檢查和按時用藥治療。(2)對患者進行健康宣講,定期組織一些關于糖尿病的健康講座,幫助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預防、治療、護理以及注意事項,邀請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到講座中來。(3)有些患者認為自己年紀大,對疾病就不在乎,也有因為患病而變得緊張和焦慮的患者。針對這些心態出現改變的患者,要積極的進行心理輔導來糾正,鼓勵其以一個良好的心態來積極地面對疾病,配合治療。(4)指導患者進行持續的正確運動,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針對年紀大的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要求患者在運動的時候需有家屬陪同。(5)按照患者的身體情況給出合理的飲食搭配方案,注意蛋白質、纖維素和維生素攝入量,控制糖和脂肪的攝入。(6)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的使用血糖儀和治療藥物,按時進行血糖的檢測并進行記錄,保證可以隨時掌握血糖的變化。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
(1)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水平,包括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時血糖(2 hPG)。
1.4?統計資料
用SPSS20.0軟件進行對數據的統計和整理,計量資料用(x±s)來表示,計數資料運用卡方來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2.2?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水平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
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3?討論
糖尿病是需要終身治療的一種代謝類疾病,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治療的關鍵,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因為身體器官的各項機能都逐漸的衰退,并多數患有一些慢性病,使得病情控制起來比較困難[3]。社區護理工作針對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進行分析,通過監督和指導的手段來幫助社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身體素質。通過健康宣講,幫助患者和家屬正確的認識和了解糖尿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糾正不正確的心理狀態;指導使用正確的運動方式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降低身體的血糖水平;通過正確的飲食指導,控制身體糖分的攝入量;定期的測量血糖,保證可以及時的發現變化并糾正[5]。本文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后血糖水平,實驗組的各項數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被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社區護理可以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相關方面進行指導和糾正,保持患者的血糖平穩,提高治療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杰.綜合社區護理服務模式在社區慢性病高危人群中的干預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04):84+87.
[2]?王明麗,張靜.糖尿病患者社區護理服務需求的調查及對策[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0,41(03):199-200.
[3]?李雪晶.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的效果[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01):163-165.
[4]?童均君.開展社區護理服務對管理社區慢性病康復的影響與意義[J].心理月刊,2019,14(2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