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陽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223-02
1?概念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是指腦血供突然中斷后導致的腦組織壞死。通常主要是由于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的腦組織軟化、壞死。
2?給藥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靜脈留針給藥:靜脈套管針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獨特彈性功能,可隨血管形狀彎曲,不易發生注藥期問藥液滲漏情況。套管針有利于常規給藥及病情變化時隨時給藥,又可避免再次靜脈穿刺及肌內注射造成創傷。在溶栓前給予20%甘露醇 125~250ml靜滴,后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靜滴,然后予尿激酶50萬U+NS100ml靜滴,總量2萬U/kg,總時間不超過 30min,前5min 要滴入總量的1/3,24h后口服腸溶阿司匹林片 300mg,1次/d,以配合抗血栓。
3?觀察患者一般情況
3.1?密切觀察病情?昏迷者建立特護記錄,體溫超過39℃,可物理降溫,出現抽摘、呃逆、嘔血等癥狀及時報告醫生。
3.2?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和肢體活動等情況?出血性轉化是早期溶栓治療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另外,溶栓藥物應用后,殘存血栓的促凝作用導致纖溶后的高凝狀態,近期內很容易發生再閉塞,閉寒率為10%~20%.所以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及肢體活動的變化情況,在最初的24h每 15-30min 觀察1次瞳孔和意識,若在24h 內出現頭痛、嘔吐或進行性意 識障礙,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原有癥狀加 重或出現新的肢體癱疾,則提示有胸出血或繼發腦梗死可能,應立即報告,及時救治。
4?急性腦梗死的護理
4.1?一般護理。
4.1.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取頭低位或去枕平臥位,頭側向一邊,昏迷或有精神癥狀者應加床檔防墜床。
4.1.2?昏迷病人3d病情平穩后可給予鼻飼流食。
4.1.3?保持呼吸道通暢及預防肺部感染?宜側臥勤拍背利于痰液的排除,同也助于疏通氣血,加速恢復肺的宜發肅降功能。
4.1.4?做好口腔護理?按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保持床鋪平軟干燥無皺,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便后及時用溫水擦洗臀部及肛周,眼險不能閉合者用鹽水紗布敷蓋眼部,以免角膜干燥而被
損傷。
4.1.5?病情穩定后盡早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和語言康復訓練。
4.2?靜脈溶栓
4.2.1?溶栓前正確采集檢測血標本、監護血象變化?如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血常規、血型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等,以便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總證。溶栓后2h左右,以及之后視需要每6h采集和送檢有關凝血及纖溶系統血液標本。
4.2.2?溶栓期間加強巡視?15~30min 巡視1次,密切觀察詳細記錄皮膚有無淤斑、出血點,以及淤斑、出血點的大小、范圍,鼻腔黏膜有無出血,大便中有無隱血,呼吸道、泌尿道以及顱內有無出血傾向等。出血情況的監測對
該疾病的治療及預后至關重要,若有不適,及時報告醫生以作調整處理。
4.3?加強肢體的功能鍛煉,注意翻身防褥瘡
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生肢體偏癱的人數較多,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乃至家庭的社會的生活狀況。因而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就成為康復的重點,康復的目標是最終使患者恢復行走,把殘廢減輕到最低限度。國外學者一致認為,肢體停止運動1周即可引起肌肉萎縮[1],因此,康復應及早進行,越早肢體功能恢復越好[2]。在臨床中,當患者命體征穩定、神志清楚、神經系統癥狀不在惡化48h后,就應著手進行康復訓練。首先,對患者進行肌力的評估,然后和家屬一起制定鍛煉計劃。具體做法是:在不妨礙治療時,第2天即開始讓患者被動活動,先在床上活動,練習翻身、移動及軀干活動。訓練翻身時,囑患者曲肘,用健手托住病肘,將健腿插入病腿下方,在軀干旋轉同時,用健腿抬動病腿轉向健側,然后讓家屬配合上肢做伸肢運動,下肌做曲肌運動,活動幅度由小到大,由健側到患側,由大關節到小關節,循序漸進。隨著患者病情好轉,能坐穩后,要及時進行站立、行走鍛煉,可攙扶患者下床,練習站立、行走、下蹲,也可由家屬幫助,扶支撐物如床邊、床頭柜站立,在多次反復后讓患者徒手站立,步行時先原地踏步,走時宜緩慢,量力而行,注意要時時有人陪伴。據報道,腦血管病所致偏癱患者如果不采取預防措施,在20h內即可發生褥瘡[3]。偏癱的肢體影響自行翻身,皮膚長時間受壓后便會發生褥瘡。所以,在注意肢體鍛煉的同時,每2小時為患者翻身一次,必要時使用氣墊。
4.4?訓練排便,預防便秘
將形成定時排便的好處告訴給患者,示范并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排便,為其創設良好的排便環境,患者排便時,用屏風遮擋,指導患者合理用力。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在平時可以順著結腸蠕動的方向對下腹部進行按摩,對腸蠕動起到促進作用,鼓勵患者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以對便秘的發生起到預防作用[4]。
4.5?飲食和出院指導?將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清楚,指導患者家屬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搭配,要確保營養均衡。對于食欲不理想的患者,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使患者的熱量攝入盡量充足。加強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訴患者出院后要對原發病進行積極的治療,要合理飲食,蛋黃、奶油、動物內臟都要少吃,注意休息,不要過于勞累,可以進行適量的體力勞動,對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加以促進,平時不要過于激動,穩定情緒。按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進行功能鍛煉[5]。
5?討論
通過對ACI患者早期溶栓治療的觀縮、護理以及康復功能鍛煉的結果表明,對于ACI引起的失語,偏癱、認知功能障礙等,早期靜脈溶栓有明顯療效,只要嚴格把握各個觀察治療環節不僅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大大縮短病程,降低患者的致殘率,有效提高病后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鄧艷紅,梁柯.家屬配合感覺輸入法在腦梗死急性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J]. 實用護理雜志,1999,15(7):15.
[2]?朱鏞連.加強神經康復學的研究工作[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8,31(4):195.
[3]?王曉玉,張淑連.中風初起的家庭護理措施[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7):18.
[4]?劉俊麗,徐惠彬.急性腦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 16,( 30:)74-75.
[5]?楊新芳.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