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鋒


【摘 要】目的:針對闌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切除術治療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103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取法進行分組,就采取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方案(對照組,n=62)和小切口切除術方案(觀察組,n=61)手術相關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耗時、出血量及住院時長較對照組優(yōu)勢明顯,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28%較對照組14.52%更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闌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切除術可縮短手術、住院時長,減少術中出血量,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故應用價值較為廣泛。
【關鍵詞】:闌尾炎;小切口切除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闌尾炎是由于患者闌尾管腔阻塞、胃腸道疾病以及細菌侵入感染所致,患者大多有惡心、腹瀉以及陣發(fā)性疼痛等現象,給患者身心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傷害,一旦發(fā)病需即刻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治療,從而避免病情加重[1]。隨著外科手術的日益成熟,加之患者越來越重視切口美觀度,為了能更好滿足患者多方面要求,同時能得到更好的醫(yī)學治療,本研究特針對103例闌尾炎患者采取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和小切口切除術的效果分別展開探究,現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股資料
選取103例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期間所收治,根據隨機抽取法進行分組。對照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齡介于25~49歲之間,平均(36.23±2.14)歲。觀察組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齡介于24~47歲之間,平均(35.78±1.89)歲。組間闌尾炎患者基線資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闌尾切除術予以治療,經硬膜外麻醉后,于右下腹麥氏點處作一5~7厘米切口,分層逐一切開,清除腹腔積液,沿著結腸部位找到闌尾灶,將闌尾近端部位切除,并對殘端徹底消毒,隨后行荷包縫合法將闌尾于盲腸中作包埋處理,予以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取小切口闌尾切除術予以治療,常規(guī)鋪巾消毒處理后,取平臥位,經硬膜外麻醉,于患者右下腹麥氏點處作一2~3cm斜型切口,逐層將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切開,使切口處于開放狀態(tài),探查腹腔狀況,并沿著結腸帶找到闌尾灶,取紗布吸除闌尾處膿液,直至清理干凈;隨后將腹橫肌、腹內斜肌予以鈍性分離處理,并適當牽拉切口,并避開血管、腸管對毗鄰粘連位置進行剝離,將闌尾提出切口處予以切除。若手術實施過程中無法明確闌尾灶,可采用逆行闌尾切除法實施定位并作切除處理,無明顯粘連則實施順行闌尾切除法。闌尾切除后行常規(guī)消毒,再作切口縫合處理,并采取抗感染措施予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切口長度、手術耗時、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和并發(fā)癥(切口感染、腸梗阻及腹腔膿腫)情況,并作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包對實驗中相關數據作錄入分析,計量資料手術相關指標采用()予以描述,計數資料并發(fā)癥采用(%)予以描述,分別取標準值t、χ2獲取實驗結果,差異顯著(P<0.05)。
2 結果
2.1 手術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手術耗時、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且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28%明顯低于對照組14.52%,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闌尾炎在臨床上屬高發(fā)疾病,誘因極為復雜,如腹瀉、感染及梗阻等因素均有可能引起該疾病的發(fā)生,臨床主要表現為右下腹麥氏點處疼痛,同時伴有惡心、干嘔等癥狀?;疾〕跗?,無明顯癥狀表現,易被患者忽視,往往癥狀表現強烈時才會入院進行診治。該疾病屬急腹癥,需盡早實施手術治療,從而緩解其癥狀。
常規(guī)闌尾炎切除術弊端在于創(chuàng)傷較大,愈合周期長,易感染多種并發(fā)癥,故而住院時間延長,不適應目前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給患者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均造成一定影響。且從長遠來看,患者會比較在意疤痕的大小及美觀度[2]。而闌尾小切口切除術由于創(chuàng)傷較小,術中出血量也相對減少,有效避免腹腔粘連癥狀,繼而加快切口恢復進程。此外,采用可吸收絲線縫合切口,對于較為在意疤痕的患者而言,不僅省去了拆線環(huán)節(jié),且避免了二次疼痛,故該術式逐漸被廣泛患者所接受[3-4]。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手術耗時、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且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28%明顯低于對照組14.52%,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知,闌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切除術可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不僅具有創(chuàng)傷小的優(yōu)勢,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大大降低,且較大程度上縮短了住院時間,故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參考文獻
[1] 羅曉雄.小切口闌尾切除術與傳統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療效及安全性對比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8,9(21):31-32.
[2] 尚鋒斌,亢卓,王錚.腹腔鏡與微創(chuàng)小切口闌尾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闌尾炎的效果比較[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2):18-19.
[3] 王俊增,宋尉官.小切口切除術與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09):114-116.
[4] 安寶江.闌尾炎患者經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與分析[J].智慧健康,2018,4(0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