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梅 張可璇 倪林花 楊穎


【摘 要】目的:探討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輔助麻醉及鎮痛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60例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組,每組人數均為3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采用常規全身麻醉,實驗組在常規全身麻醉的基礎上輔助給予右美托咪定,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及蘇醒期躁動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實驗組視覺模擬評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 1. 23±0. 20) 分、Ricker 鎮靜-躁動評分( sedation agitation scale,SAS) (3. 15±0. 65)分,低于對照組的( 3. 32±0. 45) 分及( 4. 39± 0. 61) 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實驗組患者的總發生率為6.6%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在全身麻醉過程中輔助應用右美托咪定,臨床效果確切,鎮靜效果良好,可有效患者術后疼痛,減少蘇醒期躁動的發生,大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手術順利進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臨床意義。
【關鍵詞】:髖關節置換術;右美托咪定;麻醉;鎮痛
【中圖分類號】R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髖關節骨折是骨科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人群為老年人,主要指年齡年齡 ≥ 65歲,在臨床治療中,對于該類患者的骨折常選擇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1]。但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退化加之術前往往合并各種基礎疾病等,對手術創傷以及疼痛的耐受性也隨之減弱,術中及術后阿片類鎮痛藥物的應用等,進一步增加了各種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包括疼痛、蘇醒期躁動、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均不利于患者術后下床活動,增加患者的住院時間等,增加心腦血管并發癥的風險,從而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效果。近年來隨著多模式鎮痛的提出,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如何通過現有的鎮痛藥物來減少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尋求一種更為安全且平穩的麻醉給藥方式以保障全身麻醉的效果,已然成為麻醉醫生最為關注的重點[2]。右美托咪啶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藥物,是一種高選擇性的腎上腺素α2受體激動劑,具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和抗交感神經興奮作用,可以減少術后患者阿片類藥物的使用量,是全身麻醉中常用的輔助用藥。根據臨床實踐證明,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臨床效果確切,鎮痛鎮靜效果明顯,有效改善患者蘇醒期躁動及疼痛,現針對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輔助麻醉及鎮痛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文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60例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進行分組,組別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為3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19例和11例,年齡最小在65歲,年齡最大的在94歲,平均年齡為(70.05±1.56)歲,對照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16例和14例,年齡最小在65歲,年齡最大的在93歲,平均年齡為(69.55±1.67)歲。兩組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常規8h禁食,4h禁飲。患者入室后常規監測心率、無創血壓、脈搏氧飽度、呼吸末二氧化碳等基本生命體征,建立上肢靜脈通路以及橈動脈測壓通路。在上述操作的基礎上,研究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10min靜脈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兩組患者麻醉誘導藥物均為舒芬太尼0.3~0.6μg/kg,順式阿曲庫銨劑量為0.3~0.4mg/kg或者羅庫溴銨0.5~1mg/kg,依托咪酯0.3mg/kg,咪達唑侖0.03 mg/kg,立即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設置參數:潮氣量為8~lOml/kg,吸呼比1:1.5,通氣頻率12次/min,維持PETC02 30—40mmHg。麻醉維持為瑞芬太尼0.3μg/( kg·min),丙泊酚3~6mg/( kg·h),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調整七氟烷的濃度1%~3%以維持足夠的麻醉深度,根據肌肉松弛的情況必要時給予順式阿曲庫銨。
1.3判斷指標
麻醉蘇醒期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共0~10分,疼痛程度與VAS評分呈正相關。依據Ricker鎮靜-躁動評分(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對術后躁動情況進行評估,分為 1、2、 3、4、5、6、7 分,分別對應無法喚醒、非常鎮靜、鎮靜、安靜合作、躁動、非常躁動、危險躁動,SAS 評分 > 5 分則需對患者實施相關干預。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蘇醒期躁動、疼痛等。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數據運用SPSS22.0軟件分析處理,其中本研究結果相關數據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表示,本研究結果相關數據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率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及SAS評分比較
研究組VAS及SA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具體結果如表1。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實驗組患者的總發生率為6.6%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差異顯著(P<0.05)。具體結果如表2。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作為骨科臨床廣泛應用的手術方式之一,經常被應用于治療老年髖關節骨折后,而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是目前髖關節置換的常用麻醉方法[3]。然而麻醉殘留藥物對上行網狀激活系統、大腦皮層等造成的影響,以及手術及氣管插管、拔管等刺激,患者蘇醒期極易發生躁動、興奮及定向障礙等。加之術后劇烈的切口疼痛以及阿片類藥物導致的惡心嘔吐以及呼吸抑制等。因此,在髖關節置換術實施過程中,選擇滿意的麻醉鎮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適,提升患者住院期間的滿意度。右美托咪定是α2-腎上腺素受體的激動劑,其通過作用于腦干藍斑核激動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受體,抑制麻醉誘導、手術操作等所誘發的交感神經興奮,阻礙疼痛傳導,調節交感神經張力,發揮鎮靜、鎮痛、抗焦慮的功能。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通過抑制神經遞質釋放從而減輕術后疼痛、減少蘇醒期躁動的發生;通過減少術中及術后阿片類鎮痛藥物的應用從而實現弱阿片類,減少其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右美托咪定對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影響極小,該特點適用于部分老年危重患者,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恢復[4]。
綜上所述,常規全身麻醉聯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減少蘇醒期躁動的發生,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臨床價值高,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易勇,陳述梅,楊娟,李軍.右美托咪定復合帕瑞昔布鈉超前鎮痛用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臨床評價[J].中國藥業,2020,29(06):110-112.
[2] 吳秀國,吳芳芳,林函.探討對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高齡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輔助麻醉及鎮靜的臨床價值[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03):402-404.
[3] 劉彥.咪達唑侖與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麻醉中對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8,15(2):20-22.
[4] 洪瑾.對在椎管內麻醉下進行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在術中輸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0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