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佳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究集束化護理在救治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至我院就診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88例作為觀察樣本。采用隨機分組法,平均分為常規組44例和護理組44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護理組采用集束化護理模式。對兩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血脂肪酶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常規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血脂肪酶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高于護理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護理組和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6.82%和25.00%,對比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結論:集束化護理模式用于救治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益于減少患者相關癥狀的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急性胰腺炎;并發癥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炎癥反應,會導致胰腺中的胰腺酶被激活,并引起胰腺組織自身的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隨著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過量飲酒的增加,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率也呈明顯上升的趨勢。急性胰腺炎作為一種常見的危急病情,病情狀況變化快,死亡率高。由于急性胰腺疾病的特殊性,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會更加嚴格[1]。本文探究了集束化護理在救治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至我院就診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法,平均分為常規組44例和護理組44例,常規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為33歲,最大為80歲,平均(56.50士4.50)歲。護理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為35歲,最大為79歲,平均(57.00士4.67)歲。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標準;(3)發病時間在24小時之內。排除標準:(1)經其他醫院治療后轉移;(2)患有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等患者。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價值(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包含基礎護理、營養支持和及時解答患者或者家屬的問題。
護理組在常規的基礎上采取集束化護理:(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耐心地與患者溝通交流,給予患者足夠的關懷,促進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情感交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多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樹立其治愈的信心。選擇患者喜歡的電視節目或音樂,以轉移其對疾病的注意力,放松身心。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煩惱,盡力幫助其減輕思想負擔;(2)早期營養支持護理:相關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需要完全禁食,而應依據患者的實際狀況來安排。由于10天-20天之間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關鍵時期,為減緩胰腺負擔,有必要讓患者禁食。當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正常,并且沒有出現腹痛癥狀時,可以適度開始進食,在加強患者血糖監測的同時,詳細記錄患者的臨床指標,不斷提高護理質量[2];(3)飲食護理干預:一旦患者的病情允許,應盡快實施胃腸道喂養,促使腸道功能的恢復。告知患者減少食用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并增加酶藥物以幫助消化,防止腹脹。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血脂肪酶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據均由SPSS20. 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X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相關癥狀的恢復時間
常規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血脂肪酶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高于護理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1 比較兩組患者相關癥狀的恢復時間(天)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護理組和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6.82%和25.00%,對比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具有發病急,疾病進展速度快的特點,在醫院治療的初期,可發生各種嚴重的并發癥并導致死亡。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初期治療中,實施有效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挽救患者生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集束式護理干預是一種科學的護理模式,是指護理人員通過參考文獻、查閱資料等方法總結患者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針對性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3]。經過實施集束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對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過程中的并發癥風險有極為重要的意義[4]。國內有關集束化護理干預模式已廣泛運用于多個學科,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5]。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組患者的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血脂肪酶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低于護理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護理組和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6.82%和25.00%,對比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
綜上所述,實行集束化護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鄧穎.中醫護理干預聯合集束化護理在救治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9):3183-3184.
張蕾.集束化護理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血糖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8):161-163.
蔡光榮.集束化護理管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護理的應用[J].心理月刊,2018(10):64-65.
張有瓊.集束化護理干預在急性重癥胰腺炎腸內營養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7):168+170.
孫亮,黃培培,吳白女,周樂紅.集束化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腸道喂養耐受性的影響[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9,38(05):49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