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啟鳳

【摘 要】:目的:研究在骨科臨床護理中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骨科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創傷性皮膚感染、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的患者,總共60。將該60例患者按照平均原則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對照組骨科患者需要運用常規護理模式,而觀察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負壓封閉引流術,研究期間需要臨床護理人員做好記錄工作,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住院時間、創傷面積等。結果: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4.48%,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滿意度74.18%,實驗數據具有統計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骨科患者治療后的創傷面積也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存在差異(P<0.05)。結論:針對骨科患者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減少患者的創傷面積,對患者疾病恢復具有積極作用,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術;骨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前言:骨科創面感染屬于骨科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傳統的創面處理方案主要是用引流管引流組織滲液,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比較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本次研究對骨科患者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參與研究負壓封閉引流術在骨科臨床應用效果的患者總人數為160例,主要是選取的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創傷性皮膚感染、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的患者,需要將該60例患者按照平均原則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對照組骨科患者需要運用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年齡介于10~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49±4.89)歲,患者男女比例為(28±32)例;而觀察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負壓封閉引流術,患者年齡介于11~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49±5.12)歲,患者男女比例為(26±34)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具有較小差異,沒有實際統計意義(P>0.05)[1]。
1.2 方法
針對此次參與研究的對照組骨科患者運用常規護理方案,需要臨床護理人員實時觀察患者創面狀況,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出現壓折、彎曲、脫落以及漏液等狀況,需隨時觀察,并根據情況及時更換,而觀察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2]。首先對其進行引流管護理,在運用負壓持續引流過程中,患者創面中會有膿液、壞死組織,其壞死組織在引流過程中比較容易造成引流管堵塞狀況,此時需要臨床護理人員運用生理鹽水逆行注入,從而軟化壞死組織,使其順利排出。其次需要臨床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敷料狀況,患者在進行引流過程中敷料應該處于塌陷狀態,一旦出現敷料鼓起現象,說明引流不暢或引流壓力不符合要求,需要護理人員及時對其處理,同時告知醫生并向患者說明該狀況出現的原因,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以及害怕心理。再次需要對患者進行處理,臨床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引流液狀況,如果引流液呈現出灰褐色污點,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創面進行重新處理,并更換引流設備。最后對患者皮膚進行護理,在其引流過程中患者比較容易出現皮炎與囊炎,需要護理人員注意觀察創面周圍皮膚,一旦出現紅、腫狀況,需要及時更換敷貼[3]。
1.3 療效判斷標準
觀察組與對照組骨科患者數據評價以患者滿意度、住院時間、創傷面積為主要評判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觀察組與對照組骨科患者研究數據需要借助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t進行數據檢驗,兩組數據存在差異時,以(P<0.05)為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研究數據對比
3 討論
骨科屬于院內比較重要的科室,科室的疾病主要有開放性骨折、肌肉損傷、骨質損傷以及挫傷等,部分患者在術后會有感染、組織滲液等狀況,需要對其進行引流。其引流主要是將患者創傷部位的壞死組織、膿液以及分泌物等排出體外的過程,臨床在應對該種狀況時會運用引流條或引流管,該種引流方式引流速度比較慢、引流不徹底,容易發生引流管堵塞狀況,不利于患者創面恢復。此次研究對骨科患者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該引流方式既可以有效處理淺層面的創傷,還可以進行深部位的引流。在其引流中需要運用高分子的材料覆蓋于患者創面上,促使創面處于高度密封的空間中,然后對其引流,進而有效避免細菌入侵,降低感染的發生率,促進患者創面愈合[4]。其負壓封閉引流術的使用原理為:長時間持續性引流可以提升壞死組織、分泌物的清除率,促使創面局部清潔;通過減少局部血流量,降低創面水腫度;利用高分子薄膜形成無菌空間,避免外界細菌入侵。此外,據表1來看,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8.42±5.7)d,較之對照組(22.6±4.2)d,且觀察組患者創面恢復情況也顯著優于對照組。
最終實驗結果顯示,運用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觀察組患者滿意度、住院時間以及創面面積評分都低于對照組患者,說明負壓封閉引流術的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趙德芝.負壓封閉引流術(VSD)在骨科臨床應用中的護理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16):145-146+153.
張亞軍,裴益明,王引俠,韓健.負壓封閉引流術在骨科感染創面治療中的應用及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06):80-82.
于彬,陳美珍.VSD負壓封閉引流在骨科的應用及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0):105-106.
陳明園,龔近秋.VSD負壓引流治療腰椎術后椎間隙感染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