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利

【摘 要】目的:研究小兒預防接種中不良反應護理方案。方法:選取我院接種兒童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全程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兒童的不良反應率6.7%明顯比對照組36.7%低(P<0.05)。結論:為接種兒童予以全程護理干預,可預防接種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效果良好。
【關鍵詞】小兒;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護理方案
【中圖分類號】R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小兒計劃免疫可有效確保兒童的身體健康,對兒童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而預防傳染流行的最佳方式就是疫苗接種。兒童是疫苗接種的主要人群,也是接種后出現不良反應的危險人群[1]。鑒于此,對兒童在實施接種的過程中為其予以必要的護理措施極為重要。但面對眾多的護理方式,選取一類適合兒童接種的護理更是重中之重。全程護理是一種優質的護理方案,近年來應用的較為廣泛,這種護理方式是從始至終的一種護理[2]。本研究為有效減少兒童接種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本次選取的兒童分組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方式,觀察兩種護理的效果,以下是護理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接種兒童60例,選取時間為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1~6歲,平均(2.8±0.5)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1~7歲,平均(2.9±0.2)歲;兩組兒童一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選取兒童家長均知情,自愿配合研究,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許可。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注射前檢查疫苗有效期,嚴格遵循消毒規范,取上臂外側三角肌展開注射,落實一人一針一管。
觀察組予以全程護理,主要包括:
(1)接種前
為接種的兒童家長詳細介紹本次接種的類型以及方法,詢問家長兒童近幾天的食欲以及大便狀況,觀察兒童是否有發熱、腹瀉跡象。為兒童家長普及接種知識,告知家長疫苗名稱、注意事項、注射部位,如:告知兒童家長應攝取較多的水分,忌食海鮮、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叮囑小兒注意休息,接種后2-3d內叮囑小兒不要劇烈活動。根據兒童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其開展心理疏導,如:可愛撫嬰兒、贊美和鼓勵嬰兒,幫其增強自信。如實告知家長接種疫苗的禁忌癥,講述兒童在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提高兒童家屬對不良反應的重視程度。
(2)接種時
指導兒童家長固定兒童體位,避免針頭脫落。實施接種操作前期,戴好口罩與帽子,面部帶微笑,獲取小兒的信任感。針對情緒不穩、存在哭鬧的兒童播放音樂或動畫片,轉移兒童的注意力,緩解兒童的恐懼感。將溶液適當搖勻,特別是針對肥胖的小兒將針頭按入皮下2/3。接種后,兒童家長運用棉簽對接種部位展開按壓,將局部出血減少。
(3)接種后
接種后,叮囑兒童家長讓兒童稍作休息并觀察20min,20min期間若沒有不良反應出現則讓其離開。叮囑兒童家長于接種后24-48h期間對兒童局部部位變化展開觀察,觀察其全身反應。一般會在2d內緩解,必要時為兒童就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兒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出現的不良反應有:發熱、皮下紅腫、硬結、壓痛,不良反應發生率越低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在SPSS20.0軟件中錄入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行t、X2檢驗比較,()表示計量資料,t表示計數資料。當P<0.05時說明組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兒童的不良反應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機體在接種到疫苗后,因為與成人體質不同,加上疫苗的附加因素,容易導致接種兒童產生病理方面的變化,也就是疫苗的不良反應。兒童家長由于對疫苗知識的認知程度不同,部分家長甚至會認為疫苗會對兒童造成傷害[3]。因此,必要的護理干預極為重要。
全程護理是在確保護理質量的基礎下提出的護理方案,該護理講究有始有終,是從頭至尾的一項護理方案[4]。將其應用于兒童接種護理中,有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護理分為三個階段,接種前、接種時、接種后,通過接種的三個時間段為兒童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使兒童家長能夠深入了解接種知識,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還可以緩解兒童的緊張情緒,這些都有助于不良反應的減少。全程護理在接種前期,護士應告知家長接種的注意事項以及重要性,這樣有助于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將醫療方面的糾紛減少。兒童在接種期間,護理人員可通過面部表情、觸摸等方式表示對兒童的鼓勵,舒緩兒童的緊張心理,提高兒童對接種的配合度,避免接種時針頭出現脫落現象[5]。接種后,護理人員還需叮囑兒童避免外出活動,保持接種部位的干凈衛生。特別是在夏天時,受天氣因素的影響,兒童身體會出汗,護理人員可為其擦拭汗液、灰塵等污染物,預防兒童局部發炎問題。本研究數據顯示:護理后,觀察組兒童的不良反應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這一數據可清晰反映,在全程護理的干預下,兒童的接種不良反應明顯得到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為接種兒童予以全程護理干預,可減少兒童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劉芙蓉,孫興玲.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4):12580-12580.
李梅.分析安全預防接種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8,31(1):110-111.
尤竹娟.新生兒預防接種時疼痛預防中皮膚接觸護理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0):2764-2766.
林志強,吳瑞紅,蕭劍雄,etal.福建省2011—2015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數據分析[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9,21(5):353-359.
馬建新,劉瑤瑤,李倩,等.戊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聯合接種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4):45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