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琴


【摘 要】:目的:研究優質護理服務對基層醫院護理工作模式的主要影響。方法:隨機選擇我院收治的208例患者平均分組后提供不同護理干預指導,判斷優質護理在基層醫院的實際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接受了優質護理后,整體滿意度提升至96.15%,并且該組護理人員在護理知識知曉、護理態度和護理技能方面的評分分別為(96.32±1.25)分、(94.28±2.65)分和(94.28±2.65)分,結果優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服務對基層醫院護理工作模式的優化調整能起到積極助力,可以提高整體護理服務質量,改善護理結局。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模式;基層醫院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前言:我國醫療領域科學技術水平提升,推動了醫療衛生體系的完善。對于基層醫院而言,認真貫徹落實優質護理管理方案,能極大地提高自身的護理管理水平,優化內部護理工作模式[1]。基于此,本文展開優質護理管理方法對基層醫院護理模式產生的主要影響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20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全部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中男性人數為122例,女性人數為86例,年齡在20歲至75歲之間,平均(43.23±0.31)歲。兩組患者基本指標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研究中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具體為:為患者提供常規宣傳教育、入院指導和常規查房。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體為:
(1)提供優質病房服務。堅持人本護理與管理理念,為患者創造舒適的病房環境,打造家庭式溫暖模式。
(2)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建立APN病房巡檢值班表,為每個試點病房設立2個巡檢管理小組,為患者提供每日24h的全天候病房護理與監督。
(3)在護理期間不斷提高護理水平,為直接參與到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提供專業配套的知識培訓,同時強化他們在健康知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護理服裝禮儀和職業用語等方面能力。
1.3 觀察指標
(1)對不同護理管理方法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評分,各項評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評分項目包括病情知識知曉程度、護理態度、護理技能。
(2)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滿意度計算方法為:總滿意度=總滿意人數/組內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X2檢驗。P<0.05即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方法應用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病情知曉程度方面的評分提升至(96.32±1.25)分、護理態度(94.28±2.65)分、護理技能(95.26±2.37)分,各項評分均高于同期對照組,并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接受護理后,總滿意人數為100例,總滿意度為96.15%,對照組總滿意人數為83例,總滿意度為79.81%,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基層醫院在展開臨床護理工作時,需要著重關注患者對醫院醫療衛生服務提出的新要求,部分基層醫院分科不明確的情況下,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多要求[2]。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在滿足日常改革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確保社會滿意。
根據本文的研究能看出,在基層醫院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服務方法后,觀察組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得到提升,各項評分均高于同期對照組,并且滿意度達到了96.15%。在今后護理中,基層醫院的醫護工作人員要更進一步展開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探討,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自身的護理管理能力:
第一,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主動為患者提供責任制整體護理,落實基礎護理,例如,主動為患者打開水、整理床鋪等。
第二,轉變護理管理工作理念,優化服務模式,以更加親切、細致和周到的方式為患者地同護理服務,預防感染等并發癥問題發生。
第三,主動巡視病房,定期對院內的醫療設施進行維護,及時處理潛在的風險問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確保護理服務的個性化和專業化都能實現協同發展。時刻關注患者的身心健康狀態,為他們提供心理護理服務與健康指導。
第四,護理中體現出專科護理特色,加強護理鍛煉與健康指導,確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推行一站式健康護理管理服務,體現出護理服務的規范化和人性化。在巡視期間,提高主動服務的意識,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醫療中的各項問題,始終做到以誠相待,增強工作流程的條理性,防止出現無效護理。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還要在環境護理管理和健康宣傳教育方面提高護理工作的水平。基層醫院護理人員工作中,若能為患者提供入院宣傳教育和健康指導,向他們疾病、飲食、治療和護理相關的知識,對于強化患者心理接受能力和實現有效心理疏導有積極影響。環境護理要與細節管理相配合,為患者設置人性化的候診區環境,增加飲水機等設施。在診療室設置屏風,保護患者的隱私。輸液室設置舒適的座椅,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走廊張貼醒目的禁煙、防滑標識,減少噪音和強光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刺激,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落實優質護理服務能提高整體醫療水平,提升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田菲.基層醫院臨終關懷優質護理與人文關懷模式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3):10+48.
王麗芬.優質護理對基層醫院高血壓患者的護理體會[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8):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