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趙博涵 高雅

【摘 要】目的:研究針灸辨證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88例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完全隨機化法將其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采取西藥治療,觀察組采取針灸辨證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CFS疲勞量表-14(FS-14)、治療有效率。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5.45%高于對照組的81.82%;觀察組患者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灸辨證應用在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療效確切,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針灸;辨證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7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慢性疲勞綜合征(CFS)是以慢性重度疲勞持續或者反復6個月以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伴有低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疼痛等非特異性癥狀的癥候群[1]。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加,工作節奏的加快,很多人處于長期緊張和壓力之中,可出現體力、腦力的疲勞,從而導致CFS的發生,此病好發于青中年,以女性為多見,CFS將成為21世紀影響大眾健康的問題之一[2]。臨床上對CFS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治療以減輕癥狀和改善功能,研究表明,很多患者的發病精神應激、病毒感染、睡眠障礙、過多勞累有關,西醫給予采取心理療法、抗病毒、平衡營養、藥物治療等,療效不佳[3]。中醫采取針刺療法,通過刺激腧穴,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對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療和改善其臨床癥狀有很大意義。本文就針灸辨證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88例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參與本次研究,采用完全隨機化法將上述患者分成觀察組(n=44)和對照組(n=44)。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齡31~49歲、平均(40.35±3.52)歲;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齡30~50歲、平均(40.41±3.64)歲,分析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谷維素,3片/次,3次/d,維生素B1,1片/次,3次/d。觀察組采用“華成”牌不銹鋼針灸針,規格0.25×25mm、0.3×40mm,患者取仰臥位,常規皮膚消毒后對患者的進行針刺,主穴取百會、四神聰、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根據中醫辨證,肝氣郁滯加期門、太沖、合谷;脾氣虧虛加中脘、大橫、氣海;腎陰虛加太溪、照海穴;腎陽虧虛在關元、氣海穴加溫針灸,心神不寧加神門、安眠穴。以上穴位按常規針刺,每日針刺1次,每周治療5天,休息2天繼續治療,2周為1療程,持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FS-14評分;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
1.4 評價標準
采用疲勞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對兩組治療前后的疲勞程度進行評分,包括軀體疲勞最高分8分和腦力疲勞最高分6分,分數越高,疲勞越嚴重。采用疲勞評定量表FAI對兩組的療效進行判定,顯效:癥狀消失≥2/3、FS-14評分減少70-94;有效癥狀消失≥1/3、FS-14評分減少30-69;無效癥狀消失<1/3、FS-14評分減少<30%,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FS-14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前,軀體疲勞評分和腦力疲勞評分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上述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壓力的增大,CFS的發病率也逐年上漲,在我國,大約有1/4的成年人患有CFS,其中以青中年女性為多見,盡管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是很多學者認為是機體免疫功能受損引起的肌肉組織損傷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4]。引起此病的病因不外乎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調、情志不舒、勞神過度等,中醫認為疲勞包括心勞和形勞,形勞為體力過于操勞,損耗氣血津液;心勞可引起心煩、心悸、失眠、健忘等,可將CFS劃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脾氣虛、心神不寧和肝氣郁滯五個證型。針刺療法通過刺激腧穴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整體調整,改善患者的軀體疲勞和腦力疲勞[5]。
綜上所述,針刺治療CF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疲勞狀態,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王玉琳,馬帥,李俊辰,張思琪,屈媛媛,楊添淞.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現代病因病機研究及針灸治療進展[J].河北中醫,2019,41(08):1266-1270.
韋光.逍遙丸與針灸推拿聯合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04):136-138.
鄧永琴,鄒海燕,陳妍.溫針灸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勞的改善作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9,38(03):64-65.
時空針灸對乳腺癌輔助化療后疲勞干預三國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案的設計——法國專家團隊訪談記[J].世界中醫藥,2019,14(02):247-250.
羅君亭,郭慧明,劉金泠,張遂輝.溫針灸聯合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8,39(11):58-60.
李超然,劉德柱,楊燕,王德龍,郭靜,石天宇,屈媛媛,楊添淞.針灸對慢性疲勞綜合征及腸道菌群的作用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8,34(07):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