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中圖分類號】R73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簡稱為慢阻肺,也就是醫生口中常說的COPD,它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名字可以看出,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病,起病緩慢,病情進展也比較緩慢,病程較長,主要表現在呼吸系統的持續氣流受限,也就是說氣道不通暢阻塞了。因為該疾病進展緩慢,老百姓大多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認識不足,往往等病情進展嚴重,出現明顯呼吸困難癥狀了才會主動去醫院就診,才能接受疾病的干預和治療,但對于慢阻肺來說,病情進展到晚期往往比較難以控制。從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到,近年來,高血壓、腦梗塞等疾病的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而慢阻肺造成的死亡率卻連年升高,截止到2020年,慢阻肺已經成為了全世界致死率第三高的疾病,而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分別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腦血管疾?。ū热缒X梗塞、腦出血)。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高達8.2%。
在中國,慢阻肺的死亡人數大約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曾經有學者把吸煙放在肺癌危險因素的主要位置,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不論是否有吸煙史,患有慢阻肺的患者都更容易發生肺癌。既抽煙又患有慢阻肺的人的死亡率是不抽煙又沒有患慢阻肺的人死亡率的5倍,這個數字非常驚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死亡率高不僅僅是由于它的病情進展到后期很嚴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慢阻肺與肺癌有著緊密的關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變
要了解肺癌與慢阻肺的關系,首先要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變。慢阻肺的病理改變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梢詫⑷梭w的呼吸系統想象成一個連著通氣管路的氣球。通氣管路就是支氣管,氣球就是肺臟。發生支氣管炎后,支氣管粘膜會在炎癥的刺激下發生變性壞死、充血水腫等變化。由于慢阻肺是慢性疾病,炎癥刺激會反復發生,支氣管在被損傷后修復,修復后又損傷,導致支氣管的內壁被瘢痕組織反復重塑,布滿了增生的肉芽組織和纖維化的組織,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支氣管壁比正常人要更厚,管腔更為狹窄。一旦通向肺臟的通氣管變得狹窄,官腔內氣體流通受限,那么慢阻肺患者吸入和呼出氣體都比正常人有著更大的阻力,隨著官腔狹窄加重,超過人體需要氧量氣體供應,則逐漸出現呼吸困難。支氣管狹窄還會影響肺內殘氣的排除,導致肺泡的殘氣量增多,此時的肺臟就像一個被過度充氣的氣球,因為過度的拉伸,肺泡失去了彈性,肺泡腔會擴大,肺泡壁也會變薄,甚至有一些肺泡破裂后會融合成一個大皰。這樣的肺大皰不僅喪失了肺泡的正常功能,更有破裂形成氣胸的風險。
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就總會感覺上不來氣兒、踹息、胸悶、呼吸困難。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流受限,最終演變為吸入人體需要氧氣量不夠,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呼不出來,違反了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嚴重者產生低氧血癥合(或)二氧化碳潴留,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肺性腦病,眼睛看起來水汪汪的往往是二氧化碳潴留球結膜水腫的表現,同時伴有神經、精神癥狀,嚴重的會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慢阻肺與肺癌的相關性
肺癌是起源于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上皮樣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一個主要表現就是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的炎癥刺激可引發氣管黏膜或腺體異性增生或惡性改變,而支氣管炎引起氣道阻塞會進一步加重氣管黏膜的異型改變,氣道阻塞的患者肺癌的發病率會升高4倍。30年前便有研究團隊提出氣道阻塞會提高肺癌發生率,這一結論后來又陸陸續續被一些其他研究所證實。
肺氣腫與肺癌的相關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另一個主要表現肺氣腫也體現出與肺癌發生率相關。經過研究表明,肺氣腫發生越嚴重的肺段,發生肺癌的機率會越大,而且發生肺氣腫的肺段如果發生的是非小細胞癌,癌變病灶的瘤體體積會更大,癌細胞的侵襲性更強,癌癥患者的生存期也會縮短。
雖然相比于氣道阻塞,肺氣腫與癌癥嚴重度的相關性更加密切。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往往同時存在氣道阻塞及肺氣腫兩種表現,兩種病理改變都存在的情況下,肺癌的發生率最高。關于肺癌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機制,不同的學者也提出過很多的觀點??赡苁且驗槁宰枞苑渭膊τ诜伟┑幕虮磉_有它特定的方式,更容易出現基因甲基化。也有觀點認為如果染色體上的端粒更長就更容易患上肺癌,總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讓肺癌發病率更高。合并有慢阻肺的患者如若患上肺癌,癌癥的侵襲性會更強,而且存活時間比未患慢阻肺的人時間要短,疾病的預后更差。反過來說,肺癌也成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一個重要死亡原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預防肺癌
既然已經了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癌的關系。能做什么去避免或減少肺癌發生,或者更好的生活質量呢?
體檢篩查:首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病情進展緩慢,可能很多人無法早期發現患上了慢阻肺。要知道慢阻肺在發生的早期是可防可治的。因此,建議超過40歲的人群,尤其是有吸煙習慣的人群,要每年定期體檢,查肺部CT,如果發現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表現,要盡早去醫院就診咨詢,聽取醫生意見,改良生活方式或進行治療。
更改不良生活習慣:吸煙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響及肺癌的發生更是明顯。但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慢阻肺全球倡議》中明確指出,戒煙最能影響慢阻肺的自然病程。雖然肺臟已經形成的一些損傷并不能逆轉,但為您的不良生活習慣做做減法,不去吸煙是可以使肺部的疾病不再惡化與進展下去的。另外,要遠離空氣污染,家中要用清潔的無污染的能源,盡量不要用柴火燒火做飯,也不要在家中生爐子取暖。在霧霾嚴重的城市出行要佩戴口罩,保護呼吸系統。
如果慢阻肺患者已經不幸患上了肺癌,要更加的重視,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制定更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治療肺癌的同時,不能忽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因為有些患者如果肺癌的病理類型和分期符合手術標準,更好的肺功能可以為他們爭取到施行手術的機會。不然可能因為肺功能不好,手術風險高而無法選擇手術治療,錯失治療的機會。因此,病情穩定的慢阻肺患者建議規律的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改善肺功能。對于病情復雜的患者,建議可以多學科會診,給予更專業更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全方面的調整患者的身體狀況,給予疾病更精準的打擊,讓患者更接近治愈這一目標,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獲得更好的生存質量。
展望:未來我們希望能找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癌更多的聯系,只有更多的了解這兩種疾病的關系與發生機制,才能更有助于找到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癌的方法。也許可以通過調控二者的重疊基因而找到治療的靶點。相信終有一天可以找到打敗慢阻肺與肺癌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