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中圖分類號】R5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粘連性腸梗阻為外科常見的一種急腹癥,也是腹部術后常見并發癥,有資料記載,腹部外科術后大概有90%患者伴有粘連,而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高達40%,粘連性腸梗阻的病死率為8~13%。粘連性腸梗阻會明顯降低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延長術后住院時間,增加就醫經濟負擔,也不利于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故而加強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具有很大現實意義,鑒于此本文對相關知識予以普及分析。
腹部外科手術的常見并發癥有哪些?
術后出血:這是腹部外科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誘發因素較多,例如術中未能做到完全止血、血管結扎松弛、損傷凝血機制、術后大量輸注大量庫存血等為主。
切口感染:原因可能是切口收到細菌污染或者術后切口引流不、血腫形成,也可能是因身體抵抗力明顯降低誘發的血源性感染。
疼痛:術后一旦麻醉藥物效力喪失后,手術部位就會開始出現疼痛,急性發作的疼痛通常提示組織存有潛在性損傷。
靜脈血栓與肺栓塞:腹部術后,在臥床、肥胖、慢性心功不全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血栓栓塞發生的風險相應增加。
肺炎:精神狀態偏差、長時間處于仰臥位、胃腸功能偏低者,容易發生墜積性肺炎或者吸入性肺炎。
粘連性腸梗阻:以機械性腸梗阻為主,針對腹部術后短期發生的粘連性腸梗阻應加強與術后腸麻痹相鑒別,后者多發生在術后3~4d,待肛門恢復排氣后,癥狀隨之消除。
褥瘡:多發生在高齡、重癥疾病及長期臥床患者群體中,發病部位以腰骶、足跟及臀部等為主。
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機制是什么?
臨床上常見的粘連性腸梗阻以獲得性為主,病因以腹腔炎癥反應、機械性損傷、出血、腹腔異物滯留等較為常見,一般發生在腹部手術或腹腔炎癥后,腹部術后粘連是當下造成腸梗阻的首位病因,腹腔放療、化療也可能會促進粘性腸梗阻的發生發展過程。盆腔、下腹部手術術后腸粘連、腸梗阻發生率更高,主要是由于盆腔小腸更具游離性,而上腹部小腸解剖位則相對固定。從病理生理學角度,可以對腹部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病機制作出如下概述:
釋放炎癥介質:術中侵入性操作及腹腔中無菌性炎癥誘導腹膜及腸管形成免疫反應,中性粒、巨噬細胞會釋放較多炎癥介質,現已證實,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介素6均是參與粘連性腸梗阻的主要炎癥物質。
激活補體與凝血系統:不管是哪一種腹部手術,均會激活補體與凝血系統,術中形成的滲出液中有大量纖維蛋白原,其可轉化為纖維蛋白去修復受損組織。若纖維蛋白降解不充分,將會誘導纖維增殖粘連形成過程。術后早期發生粘連性腸梗阻一般是纖維素性粘連,易被吸收,多予以非手術治療。而針對經非手術治療后癥狀不見好轉、癥狀數次發作的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建議采用手術治療。
其他因素:低蛋白血癥、ASA分級中的II~IV級等。
粘連性腸梗阻的危害性有哪些?
(1)腸膨脹:待粘連性腸梗阻發生后,腸腔中儲留大量氣體無法順利排出至體外而聚集,誘發腸膨脹。約70%氣體始源于進入到患者消化道內的空氣。腸膨脹可能會造成腸腔內壓增高,腸壁變薄,腸壁血循環受到嚴重障礙。還會弱化腹式呼吸過程,對病患呼吸和循環功能形成一定負面影響。
(2)體液、電解質喪失和酸堿平衡紊亂:健康人體每日分泌的唾液、胃液、小腸液及攝入液體大概是8~10L,基本上整體被腸管吸收,大概有100~200ml隨糞便排出。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有頻繁嘔吐的表現,體液和電解質平衡被打亂,增加脫水,低血容量休克等嚴重情況發生的風險。
(3)腸絞窄壞死:梗阻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時,會造成腸壁張力明顯上升,腸壁血循環過程出現異常。起始階段表現為腸壁靜脈回流不暢、腸壁淤血、腸壁通透性提高及部分血漿滲出等,隨后腸壁動脈血液運輸過程發生障礙,重者有腸壞死、破裂等表現。
(4)感染:腸梗阻時期間,機體腸道內細菌快速而過度增殖,菌群間建設的平衡被擾亂。因為腸粘膜屏障完整性遭受嚴重損傷,腸道內細菌也可以轉移到腸外臟器,引起腸源性感染。
辨識危險信號的方法有哪些?
(1) 腹部疼痛:腸梗阻時,由于腸蠕動能力被強化,患者經常有陣發性腹絞痛表現。腹痛發作時患者自感腹中有氣體竄行,可能會捫到腸型,聽到高亢腸鳴音。若是不完全腸梗阻,在氣體通過梗阻以后,疼痛感會在剎那間減輕或消除;若出現腸壞死,則會出現持續性的絞痛;在形成腸麻痹后,腹部疼痛轉變為持續性腹脹。因此出現陣發性腹痛變為持續性腹痛或者持續性腹脹時,這是一種危險的表現,預示著病情加重,需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 嘔吐:梗阻部位的高低會對嘔吐頻次、嘔吐量及嘔吐質地等形成不同差點影響。高位小腸梗阻者會在早期、頻繁性嘔吐,嘔吐量偏多;而低位小腸梗阻及結腸梗阻者,嘔吐出現時間較遲、頻次偏低,量較少,嘔吐物常有糞臭味。若出現嘔吐物中有血性物質,則提示腸管壞死的可能,這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3)便血:腸梗阻患者由于腸內容物輸送過程受到一定阻礙,無法順利排送至體外,所以往往會出現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而對于不完全性梗阻患者而言,排氣、排便現象不會整體消失。但是在出現腸壞死的情況下,均可能出現便血,因此,這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