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霞
【中圖分類號】R51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子宮頸癌在女性惡性腫瘤排名中僅次于乳腺癌,至今在我國發病率仍舊持續增長,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全世界女性而言此種疾病是危害最大、死亡率最高但又預防可控的[1]。隨著宮頸癌發病率的不斷上升,知名公眾人物(如梅蘭芳)因此病喪生,公眾對于此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據相應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宮頸癌的發生基于人體存在HPV的感染,且感染持續存在,自感染HPV開始至發病時間約10-15年左右。目前對于此病尚未有治愈性的疫苗問世,但是作為一級預防手段——接種HPV疫苗已經受到全世界多個權威衛生機構/組織的認可[2]。目前受到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并在我國上市的疫苗種類有三種,分別為二價HPV疫苗、四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本文便對此三類疫苗的接種情況展開分析。
1 HPV疫苗——預防性疫苗
1.1 什么是HPV病毒?它是如何感染人的?
HPV病毒類似于乙肝病毒,同屬于DNA病毒,但是較乙肝病毒DNA小很多,是目前人類研究已知的最小DNA病毒。但是被此病毒感染后產生的臨床表現是比較嚴重的,此病毒可通過粘膜以及皮膚上皮進入人體,然后在特定的組織(如子宮頸、陰道、肛門等)停留,進行遺傳物質的擴增,使人體患病并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導致的疾病主要是尖銳濕疣與宮頸癌。宮頸癌是女性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此病毒最多見的傳播方式是性接觸傳播,進行性生活比較頻繁的男性、女性且未采取明顯安全措施(使用避孕套)比較容易受此病感染,但僅有女性會因受此病毒感染患子宮頸癌,男性多患尖銳濕疣。
1.2 作用原理
HPV病毒誘導人體產生相應抗體的抗原成分為L1蛋白。全球三種預防性疫苗產生生物學效應的作用機理是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載體多選取酵母菌,進入人體后產生L1蛋白,以此作為抗原表位,自行在人體組裝成HPV型別病毒樣顆粒,但不含有DNA,無法復制繁衍[3]。誘導人體產生相應的抗L1蛋白型抗體。
1.3 不同疫苗的接種年齡范圍與接種方式及間隔
二價(HPV16/18型)疫苗適合9-45歲女性接種,第一次接種結束1個月后再次行肌肉注射,而后間隔5個月最后一次注射。四價(HPV16/18/6/11型)疫苗適合20-45歲女性接種,九價(HPV16/18/6/11/31/33/45/52/58)疫苗適合16-26歲女性接種[4]。此兩種疫苗均在第一次接種結束2個月后再次行肌肉注射,而后間隔4個月最后一次注射。
1.4 二價疫苗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嗎?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進展,四價與九價疫苗的問世,是否意味著二價疫苗落伍了呢?事實上,“價”代表疫苗所涵蓋的病毒種類亞型,三種問世的疫苗中,九價覆蓋面最廣,涵蓋亞型越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已有權威研究顯示,HPV有100多種亞型,其中40余種可以感染人類。但是HPV16、HPV18是感染力較高的兩種亞型。我國流行病學研究明確指出,我國女性宮頸癌檢測出76.8%為HPV16感染,7.8%為HPV18感染,合計80%以上的宮頸癌患者是由HPV16、HPV18感染引起的。而二價疫苗證實針對HPV16、HPV18兩種病毒亞型研制,完全符合我國女性對于宮頸癌的預防要求。
1.5 年齡超過26周歲或者已經有性生活史那么接種疫苗還有效嗎?
宮頸癌疫苗作為僅有預防效果而無治愈效果的疫苗,越早接種越有預防效果,對于已經患有宮頸癌的病患接種是沒有意義的,女性在進入性活躍期之前接種預防效果最佳。但是對于年齡>26周歲、已經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而言也是可以接種的。性生活對于宮頸癌發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已經有性生活但是宮頸癌篩查未有HPV感染,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機體被相應種類HPV感染。
2 接種前的準備工作與后續注意事宜
2.1 接種宮頸癌疫苗后無需再進行宮頸癌篩查了嗎
接種宮頸癌疫苗后無需再進行宮頸癌篩查是錯誤,是謬論。每個宮頸癌疫苗都有針對預防的病毒種類,譬如二價疫苗防范的是HPV16、HPV18,大而擴之對于其他亞型或許存在交叉免疫,但是效果甚微,即無法有效的對除HPV16、HPV18以外的亞型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同理,四價與九價亦是如此。所有宮頸癌篩查必須按時參加,不能忽視。用人單位按時組織員工進行宮頸癌篩查是必不可少、尤為重要的,是負責任的具體體現[5]。
2.2 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
接種宮頸癌疫苗后被接種者出現的乏力、困倦、肌肉疼痛等反應都是正常,注射皮膚出現紅腫疼痛多為短暫的,被接種者注意近期不要拎重物,避免注射部位皮膚被牽拉用力,不良反應多會在短時間內緩解,無需人工干預。
3 宮頸癌的預防前景光明
早在四年前出臺的《宮頸癌篩查和預防指南》便指出已經接種了HPV疫苗的女性應該同未接受HPV疫苗接種的女性一樣進行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是及早發現HPV感染與宮頸病變的最檢查手段,HPV疫苗僅可發揮預防作用而絕不可能取代其監控效果。HPV同其他病原體一樣,更易侵犯免疫力較低的人。對于發展較為落后的國家(如非洲),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HPV疫苗接種工作難以落實,宮頸癌篩查細則難以開展,導致許多病患產生明顯的臨床癥狀來就診時已經處于癌癥晚期,生命難以得到挽救。三類HPV疫苗的誕生,使得宮頸癌的防范、篩查更加的細節、具體,關于宮頸癌全面、綜合的防治體系更加完善、健全。我們期待宮頸癌的早預防、早診、早治工作開展順利,宮頸癌成為一類完全可以避免的惡性腫瘤。
參考文獻
謝幸,孔北華,段濤主編.婦產科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98-299.
吳寶杰,楊志建.HPV及其相關疫苗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8,24(4):536-538.
陳直平.HPV疫苗在成年女性應用中的若干問題及建議[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8,52(9):879-884.
譚先杰著.10天,讓你避開宮頸癌[M].第1版.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9:153-154.
焦秀艷.宮頸癌篩查研究現狀[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