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意義。方法:研究觀察了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ICU患者收治情況,選取其中的70例患者進行觀察,以數字法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早期康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ICU獲得性衰弱的發生率為5.71%(2例),對照組發生率為25.71%(9例),兩組數據差異性顯著,P<0.05;觀察組BI評分為(47.32±4.72)分,ICU住院時間(8.11±1.53)d,機械通氣時間(4.02±1.03)d,各項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ICU危重癥患者采取早期康復治療可以降低ICU獲得性衰弱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加快康復,并提高患者活動能力,值得使用。
【關鍵詞】早期康復治療;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ICU是醫院救治危重癥患者的重要科室,其設備和藥品資源比較齊全,能夠給予患者全方位的醫療服務[1]。但近幾年,ICU獲得性衰弱頻發,引起了人們對ICU科室護理的關注度。所謂ICU獲得性衰弱就是指在ICU住院期間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四肢癱瘓、肌肉萎縮等癥狀,延長了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并將逐步導致患者虛弱,無法脫離ICU監護[2,3]。故此,文章分析了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意義,并選取了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70例ICU患者進行觀察,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觀察了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ICU患者收治其中,選取其中的70例患者進行觀察,以數字法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早期康復治療,每組35例患者。對照組年齡在27~84歲之間,平均年齡值(58.5±3.5)歲,男20例,女15例;觀察組年齡在28~82歲之間,平均年齡值(57.9±3.2)歲,男22例,女13例。經統計學檢驗提示患者一般資料差異性不顯著,P>0.05,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ICU護理措施,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加強病房巡視,監測患者體征監護情況,觀察各類置管,并遵醫囑用藥等,對患者進行肢體和肌肉按摩。觀察組則在以上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治療,內容如下:
1.2.1 建立康復治療小組
抽調科室優秀的護士、康復科醫生、患者主治醫生等組成康復治療小組,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評估,而后需要針對患者情況制定康復治療計劃。由康復科醫生給出康復治療建議,主治醫生負責制定和調整計劃,護士負責實際操作。定期讓心理咨詢師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情緒狀態,并給予積極的干預。
1.2.2 康復治療
保持適合的體位,一般取“功能位”和“良肢位”,每隔2h轉換一次體位;對患者四肢展開被動的關節活動,例如四肢關節屈曲;體力較好的患者,可進行主動訓練,一般每天進行30min左右。訓練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宜。進行呼吸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深呼吸、縮唇呼吸等訓練,還可進行咳痰咳嗽訓練。進行物理治療,例如進行電刺激、點針灸等康復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的BI評分、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以SPSS20.0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以X2和t值檢驗,P<0.05表示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發生率
觀察組ICU獲得性衰弱的發生率為5.71%(2例),對照組發生率為25.71%(9例),兩組數據差異性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分析
觀察組BI評分為(47.32±4.72)分,ICU住院時間(8.11±1.53)d,機械通氣時間(4.02±1.03)d,各項數據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ICU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且多需要進行機械通氣,一般來說,患者無法進行生理活動。而傳統的護理措施僅針對病情進行護理,忽略了患者的預后,簡單的肢體伸展和按摩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效果不明顯[4]。
早期康復治療屬于康復醫學范疇,近幾年在臨床中使用比較廣泛。通過康復治療,能夠有效的鍛煉機體能力,恢復肌肉活動能力,促進身體機能的改善[5]。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ICU獲得性衰弱的發生率為5.71%(2例),對照組發生率為25.71%(9例),兩組數據差異性顯著,P<0.05,且觀察組各項治療治療也更為理想。可見,早期康復治療可以促進患者全身血液循環,鍛煉患者肌肉能力,從而加快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ICU獲得性衰弱對患者損傷嚴重,通過采取早期康復治療可以降低其發病率,并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參考文獻
龔澤煉.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20):202,204.
彭曉玉,唐昊.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8,24(22):347-348.
李亞玲,楊寶義,汪蓉.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56-59.
張慧娟.早期綜合康復鍛煉對預防危重癥患者ICU獲得性衰弱的效果[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9,(12):50-51.
鐘景良,梁錦堂,林錦鋒,等.早期活動對危重癥機械通氣患者血糖控制和ICU獲得性衰弱的影響[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19,37(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