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森
【摘 要】:磁共振檢查在臨床上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檢查方式。它在很多疾病檢查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是在作檢查的過程中同樣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檢查者了解。
【關鍵詞】:mri 檢查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R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一 做核磁共振要注意什么
1 摘下身體上攜帶的磁性物品
相關教授強調,核磁共振成像里面是一種超強磁鐵。眾所周知,磁鐵對鐵敏感,對鐵有吸引力。磁共振中的磁場桶是一個巨大的磁場,也具有吸引力。因此,氧氣瓶、車床、輪椅以及鐵和其他磁性的東西都可以被其所吸引。因此,進行磁共振檢查之前,應清除所有的磁性物質。同時,要保證檢查門要和安全門一樣,是鐵的、有磁性的,遇到磁性的東西就會報警。取出磁性物品,進入磁場,確保患者安全,這樣才能進入磁共振檢查室。
2 換掉患者自己的衣服
另外,做核磁共振時要換衣服,也就是需要患者換掉自己的衣服,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入檢查室。由于MRI檢查中可能存在偽影,為了保證檢查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所以建議患者在檢查前更換衣服。核磁共振成像的要求很高,所以醫生和病人需要非常警惕。
3 特殊病人在檢查觀察中的護理:老年人、弱者、孕婦、兒童、殘疾人屬于特殊人群。由于MRI檢查時間相對較長、幽閉恐懼癥、高分貝噪聲等諸多因素,兒童會感到緊張和恐懼,因此會哭鬧、抗拒,不配合檢查。使用下面幾種醫學方法,恐懼將進一步降低兒童對醫療服務的依從性。7歲以下兒童檢查前應常規使用鎮靜劑,檢查應在兒童入睡后進行,確保安全,注意呼吸運動的監測。MRI檢查床是為成人設計的。嬰幼兒應放在床墊上檢查。禁食6小時以上,避免因惡心、嘔吐、煩躁等原因造成的窒息和意外傷害等嚴重后果。這種依靠藥物制動的傳統方法會增加孩子的痛苦,而且藥物治療后睡眠和醒來的個體差異更大,醒來后會頭重腳輕的感覺。對需要陪護的老年人、體弱者、四肢骨折、殘疾者,應固定四肢,避免暈厥、跌倒和意外傷害的發生;孕婦應了解妊娠的具體情況,確定檢查項目,建議孕婦在懷孕3個月內不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以免檢查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對感染性疾病患者,應該安排在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之后,且做好防護工作,并根據疾病性質及時消毒。
4 急診病人檢查中的護理:急診病人到科室后,首先根據病情迅速做出判斷。應高度重視昏迷、呼吸困難、重型顱腦損傷、頸脊髓損傷、胸腹部損傷、銳器刺傷等危重病人。需要使用生命監測和生命維持系統的危重病人不能進行MRI檢查。當需要檢查時,醫生應協助檢查,護士應根據不同的疾病和檢查的護理要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病人的運動和體位放置,保證內引流管和靜脈輸液管的暢通,并觀察病情條件。當患者出現不良事件時,及時通知醫生,并給予積極搶救,以避免或減少檢查期間病情變化帶來的不良后果。
二 做心臟支架和人工關節后還能做磁共振嗎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磁共振成像時不允許有任何磁性物質。所以做過心臟支架和人工關節的患者難免會擔心:植入體內的金屬材料大多是不銹鋼,不銹鋼是磁性的,這是否意味著做過心臟支架和人工關節后就不能做核磁共振成像?
相關人員指出,這部分人群是可以做核磁共振的。在1996年以前,許多植入人體的金屬材料是不銹鋼,不銹鋼是合金,所以它會具有鐵的磁性,所以檢查起來不太安全。但1996年以后,基本上所有能植入人體的材料都能進入核磁共振室,即那些不含磁性、鐵、鎳和鎘的磁性材料。現在心臟的冠狀動脈支架和金屬棒都沒有磁性。可以植入人體的是非常先進的非磁性物體,如鈦金屬,可以進入核磁共振室。但這類病人進入核磁共振室后,如果在檢查部位有這些物體,就會產生金屬偽影,那么這個地方的圖像就會不清晰,這就會造成圖像偽影,可能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但病人不會有生命危險,檢查也不會導致金屬移位。由于這些物體的磁性很小,只會影響圖像質量,不會影響零件和生命安全。另外,這些磁性的東西,由于對圖像有影響,所以醫生會結合其他檢查方式仔細檢查。同時,相關醫學人員還指出,金屬假體植入者應進行低磁場MRI檢查,對圖像影響較小,還應應注意避免金屬假體植入的部位進行調節,如髖關節做頭部檢查,對圖像無影響。
三 急癥主動脈夾層的MRI檢查及注意事項
1 為確保綠色通道暢通,準備好急救醫療設備和氧氣袋,應提前與急診室心內科、重癥監護室等相關科室進行溝通,確保病人一到就能迅速檢查,減少等候時間。
2 檢查前,詢問是否有手術史,有無起搏器、金屬植入物等,有無高燒、早孕等MRI檢查絕對禁忌癥或相對禁忌癥;嚴禁患者及其家屬攜帶任何金屬、電子信息物品進入檢查室里,常見的有推床、手機、手表、磁卡、硬幣、鑰匙等。
3 為減少呼吸過程中內臟運動造成的偽影,應在檢查前引導患者正確呼吸和屏氣。屏氣的力度一定要由患者自己控制,要有承受能力,切記不要用力過猛,以免腫瘤破裂。一般情況下,屏氣掃描序列并沒有被廣泛使用。
4 保持靜脈通暢,將急救藥品和氧氣袋放在檢查床旁。在MRI檢查中,部分患者會使用硝普鈉靜脈滴注以避免光線照射。對于病情輕的病人,應自然放松。穿純棉衣服,輕輕地把病人放置在檢查床上。患者的食指與心電門控相連(胸部前電極片與心臟開關連接以控制金屬偽影),呼吸門控裝置放置在患者的劍突下,用于屏息呼吸速率的監測。
5 為防止夾層破裂(腫瘤體),用被子蓋住病人保暖,防止感冒引起咳嗽;首先用非屏氣脂肪抑制軸向節律序列,觀察是否有夾層的存在,然后決定使用哪一序列作進一步掃描;家庭成員應站在患者可見位置,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和孤獨感。應特別注意咳嗽、憋氣和心理應激反應引起的病情加重。
6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檢查者及其家屬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檢查過程。對急危重病人,要有護士和醫生陪同。要注意隨時觀察皮膚的溫度、血壓、脈搏和膚色。一旦發現患者有意識模糊、面色蒼白、脈搏速度快、皮膚冷、血壓是否為休克血壓等情況,應考慮出現失血性休克或動脈夾層破裂(動脈瘤)的心源性原因,立即告知醫生搶救,立即停止檢查。
7 胸痛、背痛或腹痛是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最常見的癥狀,與解剖部位有關。在這種情況下,100%的患者有疼痛和不適,不能忍受的患者需要在檢查前注射鎮靜劑和鎮痛劑,禁止病人拍打和按壓疼痛部位。
參考文獻
胡鐵輝.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師雜志,2004,6(5):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