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輝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糖尿病具有慢性終身性的特點,患者往往需要終生用藥控制血糖。另外,糖尿病也容易引起很多并發癥,導致患者身體健康受到更大的影響。很多人說,明明血糖控制的很好,但是為什么還會發生并發癥呢?這是因為控制血糖只是預防并發癥的基礎,而預防并發癥則是控糖的根本。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學會有效控糖,減少或延遲并發癥,才能保證良好的糖尿病治療效果。
一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特點是高血糖。而高血糖的出現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降低,或二者同時存在所致。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存在高血糖狀態,因而身體各個組織器官,如眼、腎、血管、神經等,都會受到損傷,進而出現功能障礙或慢性損害的表現。糖尿病的發生,通常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關。患者患上糖尿病后,或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同時,很多患者還可能出現疲乏無力或肥胖的表現。糖尿病一般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為多見。但是無論那種糖尿病,都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持續性的損害,進而逐漸引起各種并發癥,使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身體健康日益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當注意控制好血糖水平,同時積極有效的預防并發癥,延緩病情進展,改善預后效果。
二 糖尿病并發癥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存在高血糖的狀態,因此容易對微血管、大血管等造成損傷,同時也會對足、眼、腎、腦、周圍神經等產生不利影響。目前,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證實的糖尿病并發癥,有100余種之多。約有50%左右的糖尿病死亡患者,都是由于心腦血管意外造成的,還有一部分是由于腎病造成的。糖尿病患者發生截肢的情況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10倍-20倍之多。糖尿病并發癥通常可分為急性并發癥和慢性并發癥,常見的疾病類型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等,都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很大影響。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在發病10年之后,約有30%-40%的患者都會出現并發癥,同時并發癥一旦發生,往往難以逆轉。因此,對于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三 糖尿病并發癥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并發癥有很大的危害性,例如,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是造成工作年齡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早發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是造成非創傷性截肢的主要原因等。除此之外,糖尿病并發癥還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都有很大的威脅。因此,在糖尿病治療中,血糖控制僅僅是基礎,更重要的是對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的治療和預防。有的人認為,糖尿病患者只要做好日常的控糖,就不會出現并發癥,實際上這是不對的。即使是控糖做的非常好的人,也有可能會發生并發癥,例如低血糖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低血糖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比較常見。如果頻繁發生低血糖,不但會對血糖控制造成影響,還會損害患者機體。另外,其它各種急慢性并發癥,也都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害,導致組織器官受損。
四 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預防并發癥是糖尿病患者控糖的根本,而控糖也是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重要基礎。因此雖然控糖并不能完全消除并發癥,但是在并發癥預防中仍是最為重要的。相關研究表明,嚴格控制血糖,能夠減少大約三分之二的神經系統并發癥、視網膜并發癥、腎并發癥等微血管并發癥,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等大血管并發癥。除了血糖之外,也要對尿酸、血脂、血壓等代謝指標加以注意,這些指標和下肢動脈閉塞、腦梗、冠心病等大血管病變都有密切聯系。根據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血糖控制目標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為4.4mmol/L-7.0mmol/L,非空腹血糖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下,方為控糖達標。如果長期不能達到這一標準,則需要聯合胰島素治療,從而使血糖水平達到穩定有效的控制,才能更有效的預防并發癥。
結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往往具有終身性的特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也有較大的影響。而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高血糖狀態,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導致情況進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控糖非常重要,而預防并發癥則是控糖的根本。患者要重視血糖控制,加強并發癥預防,以促進自身病情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