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燕


【摘 要】目的:探討體檢人群肥胖指標與雙能骨密度的相關性。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間來我院進行體檢的900例體檢人群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體重指數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0例。對兩組人群進行分析,比較兩組不同部位骨密度值、骨密度值與其他相關指標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觀察組股骨頸的骨密度值高于對照組(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骨密度與年齡、軀干脂肪質量/總體脂肪質量相關,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體檢人群肥胖指標及雙能骨密度進行分析,正常人群的大粗隆、股骨頸的骨密度值與肥胖者相比較低,且與年齡、軀干脂肪質量/總體脂肪質量相關,兩者在發病過程中相互作用,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體檢人群;肥胖指標;雙能骨密度;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肥胖是指人體脂肪的過量貯存,表現為脂肪細胞增多,細胞體積增大,即全身脂肪組織增大,與其他組織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種狀態[1]。其表現為不良的正能量平衡和體重增長,不僅對自身的健康有影響,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也存在著嚴重的影響。臨床研究表明[2]:肥胖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性疾病,與骨質疏松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相關研究顯示[2],正常體重的骨密度比肥胖者的骨密度較低,肥胖是骨量的保護因素,了解骨質疏松與肥胖在人群中的分布規律及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體檢人群肥胖指標與骨密度的相關性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體檢人群作為對象開展研究,探討體檢人群肥胖指標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間來我院進行體檢的900例體檢人群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體重指數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50例,男228例,女222例,年齡(35-65)歲,平均(42.23±6.45)歲;體重指數(BMI)<24kg/m?;觀察組450例,男226例,女224例,年齡(36-64)歲,平均(44.32±7.48)歲;體重指數≥28kg/m?。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未使用過維生素D及任何抗骨質疏松藥物;(2)無糖尿病、甲狀腺亢進功能者;(3)既往未診斷過骨質疏松癥及其它影響骨代謝或維生素D代謝疾病。
排除標準:(1)具有嗜煙、酗酒或脆性骨折史者;(2)患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者;(3)胃切除史、近6個月內使用激素或入院資料不全者。
1.3方法
收集所有入選的體檢人群的信息,記錄體檢人群的年齡、身高、體重,測量患者的血壓、腰圍、等,并應用Lunar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定骨密度、體脂含量等,分別采集股骨頸、腰椎部位。
1.4觀察指標
(1)不同部位骨密度值。記錄兩組腰椎總、股骨頸的骨密度值;(2)骨密度值與其他相關指標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于與骨密度相關的因素,包括年齡、軀干脂肪質量/總體脂肪質量的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不同部位骨密度值比較
兩組腰椎總的骨密度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股骨頸的骨密度值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骨密度值與其他相關指標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骨密度與年齡、軀干脂肪質量/總體脂肪質量相關,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且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肥胖呈現不斷增長且有趨向年輕化[3]。近年來,對體檢人群肥胖者與骨密度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本研究中,觀察組股骨頸的骨密度值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肥胖者的部分部位骨密度值高于正常者。臨床研究表明:肥胖是骨量的保護因素,主要是因為體重和體重指數能夠反應人體的營養狀況,不良營養狀況能夠對骨重建造成影響,較高的體重骨骼組織承受的負荷而減少了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能夠提高骨強度、骨礦化量而有較高的骨密度,能夠明顯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并減輕骨質疏松的程度[4]。本研究中,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骨密度與年齡、軀干脂肪質量/總體脂肪質量相關,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骨密度與肥胖之間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對體檢人群肥胖指標及骨密度進行分析,正常人群的大粗隆、股骨頸的骨密度值與肥胖者相比較低,且與年齡、軀干脂肪質量/總體脂肪質量相關,兩者在發病過程中相互作用,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許祥, 周密, 高汝欽,等. 中國成年人飲酒行為特征與肥胖指標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9, 40(7):759-764.
李海彬, 馮巍, 孫殿欽, 等. 北京某醫院30~60歲體檢人群體質指數與高尿酸血癥的劑量-反應關系[J].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9, 24(3):264-267.
Segna D, Bauer DC, Feller M,等. Association between subclinical thyroid dysfunction and change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rospective cohorts[J].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8, 283(1):56.
喬雨嘉, 李夏, 吳曼,等. 中國10個地區成年人跟骨骨密度的描述性分析[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8, 39(4):4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