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軍

【摘 要】:目的:研究冠心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為冠心病臨床治療提供依據。方法:選擇本院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單一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兩組,每組各有33例患者,單一治療組內行西醫療法,聯合治療組行中西醫聯合療法,對比兩組患者療后的總有效率。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臨床療效,聯合治療組中的患者在經過為期3個月的治療后,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同樣接受為期3個月治療的單一治療組織內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其治療效果遠高于單純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臨床效果,應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冠心病;西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冠心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提升,對于冠心病來說,其作為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不僅會對患者的機體健康造成影響,而且也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降血脂、硝酸酯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療效不確切。因此,選擇本院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單一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兩組,對比兩組患者療后的總有效率,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單一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兩組,,每組各有33例患者。單一治療組內33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患者數量:19例/14例,患者年齡在54-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8±4.3)歲,病程為3個月-8年,均值為(3.4±1.2)年;聯合治療組內3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數量分別為20例/13例,患者年齡在53-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2±5.1)歲,病程為4個月-9年,均值為(3.7±2.5)年;本次研究內涉及的患者均資源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另本次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不發生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單一治療組
為患者與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教,達到糾正患者不良作息習慣與生活習慣的目的,幫助患者養成記健康的生活方式,切記勞逸結合,合理控制飲食。為患者使用硝酸異山梨酯片和阿司匹林、美托洛爾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發生心絞痛時,在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1.2.2 聯合治療組
給予聯合治療組內患者一般治療后,根據患者病癥為給予患者中西醫聯合治療,具體做法如下:①心血淤阻證:方藥:川芎、生地、柴胡各12g;赤芍、牛膝、當歸、丹參各15g;紅花、桃仁、桔梗、枳殼各10g;②痰濁壅塞證:方藥:膽南星9g;桔梗6g;丹參、薤白各15g;枳殼、白芥子各10g、瓜蔞20g;③陰寒凝滯證:方藥:薤白、附子、桂枝、白術、茯苓各15g、黃芪30g、干姜、杏仁、枳殼、五味子、白寇仁各10g、瓜蔞20g;④氣陰兩虛證:方藥:紅參、遠志、黃芪、陳皮、當歸各10g、白芍、白術、丹參、熟地、茯苓各15g、五味子、麥冬各12g、甘草6g、黃芪30g[1];⑤陽氣虛衰證:方藥:附子、紅參10g、煅牡蠣、煅龍骨、熟地、桂枝、枸杞、杜仲各15g、山萸肉12g、甘草6g、丹參30g。
根據患者病癥逐漸加減配合使用,使用溫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兩組患者均接受3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根據《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冠心病心絞痛和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判斷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心絞痛發作次數出現明顯的減少、與治療前心電圖比較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得到控制,心電圖情況有好轉,但仍發生陽性改變;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
1.4 統計學意義
采用SPSS23.0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臨床療效,聯合治療組中的患者在經過為期3個月的治療后,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同樣接受為期3個月治療的單一治療組織內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常發于老年群體中,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常見臨床表現,具體指的就是由痙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心肌缺氧、缺血所引發的臨床癥狀,在中醫學范疇內,其屬于“厥心痛”、“胸痹”、“真心痛”的范疇內。誘發本病的原因主要為情志不暢、冷熱失調和氣機失調等。尤其人的年齡不斷上升后,會出現心陽虛衰、陰經陽氣俱虛、陽氣無力且無法推動血液運行,致血行滯緩,最終發病[2]。在中醫學范疇內,疼痛發作時,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寒凝和痰阻,最終導致患者心脈痹阻、不通則痛,發病非常緊急,必須要及時處理,才能使患者心脈暢通,緩解疼痛。
經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臨床療效,聯合治療組中的患者在經過為期3個月的治療后,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同樣接受為期3個月治療的單一治療組織內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就充分的體現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的臨床價值與臨床效果。
由此可見,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其治療效果遠高于單純使用西醫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臨床效果,應在臨床中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董永輝.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6):299-300.
曹麗君.參松養心膠囊聯合丹參川芎嗪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0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