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全宇
【摘 要】:核磁共振是具有非零磁矩的核技術。自旋能級在外部磁場的作用下經歷塞曼分裂,并且共振吸收一定頻率的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核磁共振光譜學是光譜學的一個分支,其共振頻率在射頻波段,相應的躍遷是核塞曼級核旋轉的過渡。核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成像方法。在臨床上,要想有效的治療疾病,首先要準確地診斷疾病,MIR檢查技術以操作簡單、結果精準、對人體傷害少的優勢在臨床疾病檢測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磁共振 腫瘤
【中圖分類號】R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一 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核帶正電,許多元素的核,如1H,19FT和31P,進行自旋運動。通常,核的自旋軸的排列是不規則的,但是當它被置于外部磁場中時,核自旋的空間取向從無序轉變為有序。以這種方式,自旋核也圍繞施加的磁場矢量以旋轉軸和所施加的磁場的矢量方向之間的角度螺旋。這種進動被稱為拉莫爾進動,就像地球上旋轉陀螺儀一樣。自旋系統的磁化矢量從零逐漸增加,當系統達到平衡時,磁化達到穩定值。如果此時核自旋系統受到外部影響,則在一定頻率下核的RF激發可引起共振效應。因此,自旋核也在RF方向上進入,并且這種疊加的進動狀態被稱為章動。在RF脈沖停止后,被自旋系統激發的原子核不能保持這種狀態,將在磁場中恢復到原來的對準狀態,釋放出微弱的能量,成為無線電信號,檢測出許多信號,通過空間區分,獲得運動中原子核分布的圖像。核從強化狀態返回到平衡狀態的過程稱為弛豫過程。所需的時間稱為馳豫時間。有兩個弛豫時間,T1和T2,T1是自旋晶格或縱向弛豫時間,T2是自旋-自旋或橫向弛豫時間。
二 腦腫瘤
腦和脊髓MRI診斷腦腫瘤,腦炎,白質病變,腦梗塞和先天性腦部異常比CT診斷更敏感。可以找到早期病變,位置更準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顱底和腦干上的病變而沒有偽影。MRI可顯示沒有造影劑的腦血管,并發現存在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MRI還可以直接顯示一些顱神經,可以檢測這些神經的早期病變。MRI可直接顯示脊髓的整個圖像,因此對脊髓腫瘤或脊柱內腫瘤,脊髓白質,脊髓空洞癥和脊髓損傷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對于椎間盤病變,MRI可顯示變性,突出或畸形,并更好地顯示椎管狹窄。對于頸椎和胸椎,CT通常顯示模糊的結果,而MRI顯示清楚。此外,MRI對椎體轉移性腫瘤的顯示也非常敏感。
內皮細胞增殖和新生血管是惡性腦腫瘤的標志。MRI或CT灌注成像結合常規MRI可判斷腦血管新生的程度,rCBV與膠質瘤分級的相關性明顯。動態增強MRI灌注成像對III、IV級膠質瘤的鑒別診斷,以及其他腫瘤(如腦轉移瘤)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增強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的血管指數高于非增強型星形細胞瘤。灌注成像可用于腦腫瘤治療中血管生成抑制的監測。此外,灌注成像也可用于評價血管良性腫瘤(如腦膜瘤)的生成,這會與腫瘤的進展有關。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已被應用于實時識別腦功能區,對識別鄰近腫瘤的重要功能皮質具有重要意義。當需要保護患者重要的神經功能時,醫生可以通過識別腫瘤附近的言語和運動功能區來確定安全的切除范圍。目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可以引入術中立體定向手術單元,更好地完成手術。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局限性在于無法區分皮層下白質纖維束被相關功能活動激活。因此,彌散張量成像(DTI)在皮質下纖維束成像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結果表明,DTI與傳統解剖成像相結合,有利于在功能保護的前提下擴大腫瘤切除范圍。
三 在乳腺癌中的應用
1 對于計劃進行保乳手術的患者,嚴格掌握手術指征可能會有所幫助。保乳治療的意義在于能徹底切除腫瘤病灶,保持滿意的乳房形態。保乳手術的現狀:30多年的國際研究表明,對于嚴格選擇的病例,要求保乳治療的長期生存效果相當于全乳房切除術。由于傳統的鉬靶和B超檢查,往往低估了腫瘤的范圍,多中心、多部位的病變沒有得到充分顯示,而MRI可能在乳腺其他部位發現病變。一些研究表明,約40%的保乳手術患者低估了手術范圍,導致局部復發。因此,對于經乳腺鉬靶攝影懷疑為乳腺癌或經活檢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如果想保留乳房,建議術前做乳腺MRI檢查。
2 MRI對高危人群的篩查比其他影像學檢查更容易發現可疑病灶,從而達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目的。乳腺癌高危人群定義為: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有乳腺癌病史的親屬、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乳腺活檢的患者、經病理證實為淋巴瘤原位不典型增生性小葉癌放射性瘢痕的患者,接受過斗篷野放射治療的患者。
3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傳統的術后輔助化療,由于無法預測療效,具有相當的盲目性,無法達到治療的目的。術前可進行新形輔助化療,通過觀察病灶對治療的反應,判斷治療方案是否有效。化療可引起乳腺纖維化,降低臨床觸診和乳腺攝影的敏感性。MRI可根據增強程度的降低來判斷化療的療效,這種方法對化療后的反應有很高的敏感性。
MRI提供的信息量不僅大于醫學成像中的許多其他成像技術,而且與現有的成像技術不同。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勢。它可以直接制作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斷層圖像,檢測中無偽影;無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身體無不良影響。MRI在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腦缺血,脊柱內腫瘤,脊髓空洞癥和腦積水等常見腦部疾病方面非常有效。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比較準確。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MRI技術不斷在完善和發展,極大地為人們解決了診斷疾病的難題,使得各個疾病在臨床上的治愈率持續增加。盡早以及準確地診斷疾病,可以使患者及時的得到治療,可有效地避免病情加重,以及相關癥狀對人體的傷害作為一種新的成像技術,MRI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有以下六組特殊人群不適合使用核磁共振檢測疾病。有心臟起搏器的人,眼球中有金屬異物的人,動脈瘤銀夾結扎的人,體內殘留金屬異物或金屬假體的人,危險的重癥患者,幽閉恐懼癥恐懼癥患者等無法將監測儀器,救援設備等帶入MRI實驗室。另外,懷孕不到3個月的孕婦,最好不做MRI檢查。掌握一定的MRI檢測的基本知識,并聽從醫生的囑托,接受正規的MRI檢測,可以有效抑制某些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秦燕,夏進東,趙年等.鉬靶X線攝影與MRI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J].鄖陽醫學院學報,2009,28(5):4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