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波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肺炎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局部炎癥程度、肺部炎癥散播及全身炎癥的反應程度。如果肺炎患者表現出嚴重的低氧血癥,或者是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氣支持,或者是伴有低血壓、休克等循環衰竭表現,以及其他的器官功能障礙,判定為重癥肺炎。關于重癥肺炎,盡早診斷,方可盡早治療。
一 重癥肺炎的診斷
(一)重癥肺炎診斷標準
關于重癥肺炎,現目前一般采用美國IDSA/ATS制訂的重癥肺炎判斷標準進行診斷。符合以下1項主要標準或者是至少3項次要標準,便可確診:(1)主要標準:①氣管插管,需要機械通氣;②感染性休克,液體復蘇后,仍然需要血管活性藥物治療。(2)次要標準:①呼吸頻率≥30次/min;②PaO2/FiO2≤250mmHg;③多肺葉浸潤;④意識障礙和(或)定向障礙;⑤血尿素氮≥20mg/dl;⑥白細胞減少癥(WBC<4×109/L);⑦血小板減少癥(PLT<100×109/L);⑧體溫降低,中心體溫低于36℃;⑨低血壓,需要液體復蘇。
(二)重癥肺炎診斷的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1)降鈣素原(PCT),是細菌早期的診斷指標,顯著升高對全身重度感染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可用于早期預測重度感染,指導抗菌藥物治療。(2)C反應蛋白,其水平大于10mg/L提示急性炎癥反應,可用于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也可判斷預后。(3)凝血功能,包括凝血四項與D-二聚體等檢查。(4)生化檢查,如肝功能、腎功能、乳酸、電解質以及血糖等,其中,乳酸>4mmol/L提示預后不佳。(5)動脈血氣分析。(6)血常規與尿常規等。
病原學診斷:(1)痰標本檢測;(2)病毒分離;(3)真菌微生物檢測;(4)肺炎支原體分離培養;(5)肺泡灌洗。
影像學檢查:(1)正側位X片檢查,如果受到體位限制,以及不方便移動者,考慮床旁胸片檢查;(2)若是條件允許,可進一步進行胸部CT檢查。
(三)鑒別診斷
表現不典型的重癥肺炎鑒別診斷:
(1)腦炎或者是腦膜炎等。可并無咳嗽、發熱等癥狀,無典型肺炎癥狀,僅僅表現出意識不清,多見于老年重癥肺炎,有時容易誤診為腦炎、腦膜炎等。要確診,需要借助胸片檢查,提高警惕。腦炎與腦膜炎,腦CT與腦脊液檢測呈異常表現,但是,腦隱球菌感染多伴有肺部隱球菌感染,結核性腦膜炎也存在肺結核,需注意。
(2)急腹癥。容易誤診為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以及消化性潰瘍等。此類疾病鑒別難度較大,需警惕,必須配合胸片檢查。
與肺炎表現類似的疾病鑒別診斷:
(1)肺栓塞。有時肺栓塞容易被誤診為重癥肺炎,例如,伴有發熱的肺栓塞,表現出肺部陰影、呼吸困難、胸痛、低氧血癥、白細胞增高等。診斷時,應該進行心臟超聲肺動脈評估、CT肺動脈造影等方式,明確診斷。
(2)腫瘤。如白血病肺浸潤、淋巴瘤以及肺腫瘤等,都可能出現肺浸潤影、發熱等癥狀,必要時,需要病理檢查,配合骨髓細胞學檢查等。
(3)風濕性疾病所致肺病變。例如,血管炎、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SLE等,全身癥狀不明顯,影像學表現類似肺炎,一般可通過抗體檢測或者是組織活檢病理檢查,輔助鑒別診斷。
二 重癥肺炎的治療
(一)藥物治療
第一,抗感染治療是肺炎治療的關鍵一環。細菌性肺炎,抗菌治療包括2部分,即經驗性治療與抗病原體治療。經驗性治療,根據本地區以及本單位的肺炎病原體流行病學相關資料,選擇覆蓋可能病原體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抗病原體治療,根據呼吸道或者肺部組織標本進行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體外試驗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除此之外,根據患者年齡、有無吸入史、有無基礎病等,決定抗生素以及給藥方式等。重癥肺炎,尤其注重病原學診斷,盡早采集呼吸道標本,進行血培養與血清學檢測等,明確病原體,對癥治療。
第二,重癥肺炎,首選廣譜強有力的抗菌藥物,且給藥足量,建議聯合用藥。對于社區獲得性肺炎,建議選擇大環內酯類+第三代頭孢菌素,或者是聯合使用廣譜青霉素/β-內酰胺酶抑制劑以及碳青霉烯類等藥物,若是青霉素過敏,可考慮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針對醫院獲得性肺炎,可以考慮喹諾酮類或氨基糖苷類聯合抗假單胞菌的β-內酰胺類、廣譜青霉素/β-內酰胺酶抑制劑或者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等進行治療,必要時,可以聯合使用萬古霉素。大多數患者需要持續用藥7-10天,甚至療程更長。
(二)氧療
必要時,需要進行機械通氣,給予氧療。重癥肺炎患者,評估其血氧水平,若是出現低氧血癥,建議鼻導管或者面罩氧療,維持血氧飽和度>90%。相比高濃度氧療,無創通氣可降低氣管插管率與病死率,更快改善氧合指數,以免發生多器官衰竭,降低感染性休克發生率。伴有ARDS的重癥肺炎患者,氣管插管后,建議小潮氣量機械通氣。重癥肺炎患者,合并有ARDS,經常規機械通氣治療并不能改善,則需要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ECMO的適應癥如下:(1)可逆性的呼吸衰竭,伴有嚴重低氧(氧合指數<80mmHg,或者是高水平PEEP輔助通氣6小時未能糾正低氧血癥);(2)酸中毒嚴重失代償患者(PH值低于7.15);(3)太高的平臺壓(如<35-45cmH2O)。
(三)化痰
配合痰液引流處理,必要時,吸入氨溴索以及濃鹽水,達到化痰的目的。
(四)支持治療
患者長時間臥床,嚴重影響營養物質攝入,當患者出現高熱等癥狀時,還可能增加能量消耗。此時,氨基酸、脂肪乳以及葡萄糖交替靜脈點滴治療,對重癥肺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滿足患者的機體能量需求,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五)糾正休克
重癥肺炎患者如果出現休克癥狀,建議及時抗休克治療,密切觀察心率、血壓以及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根據病情,給予抗休克藥物,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以及阿拉明等。若是出現膿毒性休克,需根據痰液培養與藥敏結果,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療。
(六)糾正心力衰竭
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統感染,容易導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容易引起胸腔積液,加重肺功能損害。故此,治療過程中,還應該積極糾正心力衰竭,緩解肺水腫癥狀,減輕胸腔積液,改善重癥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其中,實際治療中,我們可以選擇利尿劑、環磷腺苷葡胺以及乙酰毛花苷等抗心衰藥物治療。
總之,重癥肺炎在臨床比較常見,發病率高,我們一定積極診斷,注意鑒別診斷,明確診斷后,盡早根據病情治療,控制病情,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