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波

【摘 要】目的:探析多層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診斷中的價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間在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作為研究,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診斷確診為消化道穿孔。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層螺旋CT診斷和X線診斷,對比不同診斷方式的準確率和穿孔位置檢出率差異。結果:多層螺旋CT下患者胃穿孔檢出率為100.00%、急性闌尾炎穿孔檢出率為92.31%、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檢出率為94.12%,X線下患者胃穿孔檢出率為78.26%、急性闌尾炎穿孔檢出率為76.92%、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檢出率為91.18%,組間差異經統計學軟件驗證發現無意義(P﹥0.05);多層螺旋CT診斷準確率為95.71%,要顯著高于X線的84.29%,P﹤0.05。結論: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診斷中多層螺旋CT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且該診斷方式還能準確判斷患者的穿孔位置,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的資料參考,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多層螺旋CT;消化道穿孔;穿孔位置
【中圖分類號】R4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消化道穿孔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劇烈的上腹部疼痛癥狀,不伴有不同程度的腹式呼吸減弱、發熱和腹脹。在臨床上,消化道穿孔具有一定的死亡概率,盡早診斷對患者死亡率的降低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對比了不同診斷方式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效果,現總結相關研究結果及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診斷確診為消化道穿孔,并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此項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可隨時退出研究。排除病歷資料不全及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在全部70例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37.45±6.22)歲;其中胃穿孔患者23例、急性闌尾炎穿孔13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34例。
1.2 方法
1.2.1 多層螺旋CT
患者取仰臥位,設置相關參數(螺距:1.5;電壓:120KV;電流:250mA;層厚:1mm)后應用多層螺旋CT機自膈面向趾骨進行平掃。
1.2.2 X線
應用醫用高頻X射線診斷設備對患者腹部進行立位和仰臥前后位拍攝。
診斷完成后由有著多年閱片經驗的醫師進行診斷結果的評定。
1.3 評定標準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下全部70例患者的診斷準確率。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下患者穿孔位置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和穿孔位置檢出率差異進行驗證比較,軟件版本為SPSS20.0,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和穿孔位置檢出率等計數指標差異采用X2進行檢驗,計量指標則采用t進行檢驗,檢驗后對統計量及相對應的P值進行計算,若P值小于0.05則表示組間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檢測方式下診斷成功率比較
全部70例患者中經多層螺旋CT檢測有67例確診,診斷準確率為95.71%;X線診斷則有59例確診,診斷準確率為84.29%,組間差異經統計學軟件驗證發現存在意義,X2=3.8889、P=0.0486。
2.2 不同檢測方式下穿孔位置檢出率差異比較
經統計學軟件驗證后發現,多層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患者穿孔位置診斷中檢出率雖略高于X線,但組間差異經統計學軟件驗證無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早期診斷在消化道穿孔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資料參考,有助于患者的康復。本研究選用多層螺旋CT和X線均為臨床常用的診斷方式,但結果表明:多層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診斷中準確率要高于X線(P﹤0.05)。這一研究結果證明了多層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診斷中的良好效果。有研究表明,多層螺旋CT的空間分辨力較高,通過斷面掃面能夠快速、連續的對患者病灶進行螺旋掃描和多為重建,能夠幫助醫生直接觀察到患者體內有無游離氣體,適用于消化道穿孔的診斷中。
綜上所述,在消化道穿孔患者診斷中多層螺旋CT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且該診斷方式還能準確判斷患者的穿孔位置,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的資料參考,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劉建,陳琰,劉佳.多層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診斷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20,33(01):21-22.
楊健惠.探討X線腹部立位平片、多層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意義[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04):665-666.
李波,彭婕,王朋,熊霞.多層螺旋CT薄層掃描在消化道穿孔定位診斷中的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8,27(08):900-90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