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雄 李亞軍 趙曉紅 吳佩巖 李彥榮 李興蘭
【摘 要】:過敏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患者以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為主要臨床特征。免疫球蛋白E(IgE)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介導物質,因此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疾病的發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對近年來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綜述,闡述了過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發病機制,介紹了血清特異性IgE的作用,分析了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中的研究進展,認為不同地區的血清特異性IgE特點不同,對于各地區特異性IgE的了解,能夠反映出本地區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誘發因素,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脫敏治療,以便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對于過敏性鼻炎的防治工作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血清特異性IgE;免疫球蛋白;過敏性鼻炎
【中圖分類號】R76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過敏性鼻炎是臨床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患者以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為主要臨床特征。免疫球蛋白E(IgE)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介導物質,當機體接觸吸入性過敏原后,在IgE的介導下,Th2輔助細胞驅動鼻黏膜發生炎癥反應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發病機制[1]。因此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疾病的發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筆者閱讀了相關論文,對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 過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發病機制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過敏性鼻炎在世界范圍內均為常見病,但是其發病率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中差異很大,在文獻中5%-50%的發病率均有報道,全世界患病人數約有4億,成年人的發病率高達30%。在亞洲,其發病率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中也有顯著差異,日本1982年的數據統計其患病率為32%,韓國2006年的數據統計為20%。我國2014年的數據統計約有15%的人被持續性過敏性鼻炎所困擾。過敏性鼻炎已經成為困擾全世界的健康問題。
過敏性鼻炎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學者在深入的研究后提出了多種假說,包括炎癥細胞因子學說、衛生假說等。但是總體而言,過敏性鼻炎的基本免疫過程已經清晰,包括致敏反應階段和激發階段兩個階段[2]。前者是致敏原進入鼻腔后,鼻黏膜中的抗原呈遞細胞捕獲過敏原,進而吞噬、降解,導致過面源分布在抗原表面,形成了具有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II類分子的復合物,在該復合物的幫組下,T淋巴細胞被誘導,識別活化的B細胞,產生了IgE抗體。IgE抗體再通過血液、組織液等途徑與肥大細胞核嗜酸性粒細胞相結合,產生了記憶能力。當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過敏原就會激發IgE所介導的過敏性反應,機體進入激發階段,炎性介質作用于鼻黏膜,刺激患者出現臨床癥狀。因此IgE是過敏性鼻炎發病的重要因素。
2 IgE的作用
IgE抗體是介導I型變態反應的抗體,存在于血液中,是健康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IgE抗體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固有層中的淋巴組織中的B細胞所合成。1966年瑞典學者Johansson和日本學者石坂夫婦首次從豚草過敏的患者血清中分離出IgE抗體,并且證明了IgE抗體是過敏反應的介質[3]。
IgE抗體的合成和調節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影響其合成和調節機制的因素眾多,研究已經證實過敏體質為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但是抗原的性質、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會影響IgE的合成,進而導致不同的過敏情況。這與抗原本身的特性密切相關。此外,在細胞水平的嚴重中證實,輔助型T細胞以及其產生的細胞因子在IgE合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總體來說IgE介導的過敏已經在免疫學和醫學界達成共識。IgE分為總IgE和特異性IgE,后者是過敏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具有變應原特異性的IgE,比如對牛奶過敏的患者就有針對牛奶變應原的IgE,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就有針對該花粉的IgE。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中的應用就成為醫學界研究的熱點。在《兒童過敏性鼻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診斷部分解讀中[4],明確血清特異性IgE是機體對過敏原反應的重要的客觀指標,是針對某一個過敏原產生的IgE,具有特異性,能夠為過敏性鼻炎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但是要注意血清特異性IgE水平較低的患者,其與過敏癥狀的相關性弱于血清特異性IgE水平較高的患者,但并不是說這部分患者于過敏癥狀完全無關,尤其是對于低齡兒童尤其如此。
3 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中的研究
徐亞佳[51]等為了了解蚌埠的確過敏性鼻炎患者過敏原的分布情況,對15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進行了臨床研究,結果發現這部分患者中特異性IgE的陽性檢出率為80.67%,在吸入性和食入性過敏原方面,該的確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特異性IgE陽性率明顯升高。其中塵螨和粉螨的陽性率最高,為28.67%,其次為榆樹、柳樹、楊樹,為21.33%。
樓佑云等[6]對武漢地區98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進行了血清總IgE和特異性IgE檢測,結果發現總IgE陽性率為93.9%,特異性IgE檢測總陽性率為79.6%,在吸入性過敏原中,塵螨和粉螨的陽性率最高為40.8%,食入性過敏原中蝦蟹的陽性率最高為26.5%。
羅星星[7]等對118例過敏性哮喘、167例過敏性鼻炎兒童和150例健康兒童進行了IgE檢測,結果發現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患兒的IgE顯著高于對照組,但是過敏性哮喘組的血清IgE陽性率低于過敏性鼻炎,因此認為IgE的檢測對于兒童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的診治和病情檢測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賴新生等對68例I型變態反應患者進行針灸治療,針灸后螨蟲特異性IgE轉陰率為55.77%,高于脫敏治療的25%,對蟑螂特異性IgE轉陰率為57.69%,高于脫敏治療的30%,均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認為針灸對于降低血清特異性IgE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4 小結
綜上所述,血清特異性IgE在過敏性鼻炎的機制探討、診斷、治療中均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不同地區的血清特異性IgE特點不同,對于各地區特異性IgE的了解,能夠反映出本地區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誘發因素,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脫敏治療以及其他方式治療,以便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對于過敏性鼻炎的防治工作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郜明月.針灸和氯雷他定緩解持續性過敏性鼻炎鼻部癥狀的療效比較[D].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2019.
胡思潔,姚紅兵,彭艷玲,等.重慶市兒童變應性鼻炎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7,46(6):4700-4701,4704.
寇巍,魏萍,張成,等.兒童過敏性鼻炎的特異性免疫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3):200-205.
沈翎,楊中婕,林宗通,等.《兒童過敏性鼻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診斷部分解讀[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3):188-191.
許亞佳,徐甜甜,吳剛剛,等.過敏性鼻炎患者過敏原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分析[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2):16-18.
婁佑云.武漢市青山區過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總IgE及特異性IgE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4,24(1):37-38.
羅星星,陳展澤,許揚揚等.血清IgG4和IgE在兒童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4):44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