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云“遷徙”,實現零售轉型;數字“賦能”,提升制造效率;精細飼養,確保農牧質量;智慧管理,破解“大城市病”……“新基建”帶來的機遇,并非簡單指向某些行業、個別企業,而是廣泛面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
今年兩會將“新基建”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提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從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積極響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新基建”颯颯翔風起。
颯颯翔風
《說文》: 颯,翔風也。在這場全民抗疫中,“颯”成為一大熱詞。“新基建”作為恢復經濟,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數字動力”,如今正颯颯風起!
中央層面,多次作出部署。地方層面,已有20多個省份推出總額數萬億元的項目建設計劃。
穩增長、培育新動能,是“新基建”大布局關鍵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