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茸,1981年出生于北京。上海同濟大學工學學士,德國基爾大學理學碩士。淘寶店主,貿易公司合伙人。
“詹納,我前幾天參加了一個視頻會議,受到了強烈的刺激……”美國加州總部的老板Jack在和詹納視頻通話時抱怨說,“那個會議的主辦方,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參會的人,居然要參會人員填寫年齡,當然這是自愿的。雖然我選擇了年齡保密,但我發現,其他人都比我小十幾甚至二十來歲,太可怕了……”
“哈!我還以為這種年齡焦慮只有女人才有,沒想到你這種中年成功男士也有這種心理。”詹納盡量把談話氣氛控制在輕松愉悅的范圍之內。
“我以前也對這種事情無感,偶爾的幾根白發和一條皺紋并不能打垮我,大多數情況下我都假裝視而不見,但是這次冷冰冰的數字,確實擊碎了我最后的堅強。”Jack用雙手捂住臉,佯裝絕望哭泣狀。
“作為傳統上對年齡最敏感的亞裔女性族群中的一員,我只能跟你說,時間長了你就能習慣了,習慣了之后就好了,哈哈哈!”詹納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對方,只好隨便講幾句玩笑話,想要敷衍過去。
“這怎么能習慣呢?我感覺昨天自己還在嘲笑周圍的中年人跟不上形勢,怎么今天我就走到了這個尷尬的位置,而且貌似這個位置將永遠屬于我……”Jack用手搓搓臉,繼續說,“雖然他們沒有當面跟我說這些,但是我能聽到他們心里那些響亮的嘲笑聲。詹納,你比我小幾歲,可能還沒到我這個階段,你沒有過相同的感受嗎?你怕不怕啊?”
“怎么可能沒有這種感覺呢?”這些話仿佛勾起了詹納的傷心事,“說實話,從研究生畢業進入職場開始,我就覺得自己已經老了。對于你這種大學讀了兩年就開始創業的人來說,你可能不會理解。我們這種書呆子從來就沒有年輕過,甚至都沒體會過那種嘲笑別人的快感。時至今日,我也算是資深職場人,早就對年齡歧視麻木了。”
“這不是歧視,這是一種危機意識啊。”Jack回答,“周圍的人都這么年輕,就證明我這么多年沒有進步啊。”
“你不能這么悲觀,”詹納勸他說,“也可能是其他同齡人已經被淘汰了呢?這么說來,你還算堅挺的呢!”話剛出口,詹納又覺得這句話還不如不說呢。
“詹納呀!”Jack再次用手捂住臉,“你怎么就這么想得開呢!”
“我這不叫想得開,我這叫面對現實。”詹納嘆了口氣。
“你說是不是因為軟件行業是屬于年輕人的行業,所以我的處境才會特別艱難?傳統行業會好一些,哪天堅持不下去了,我就換個傳統行業。”Jack換了個角度,想給自己的不幸找個理由。
“傳統行業……娛樂業?旅游業?餐飲業?還是制造業?”詹納反問道,“在技術含量高的行業,你還能多耗幾年。在傳統行業的話,估計已經沒有年輕人愿意跟你一起開會了呢,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天啊!詹納,你說我們要怎么辦啊?”
“還能有什么辦法啊?就只能咬牙向前拼了唄。”詹納坦率地說,這次視頻通話以Jack再次捂臉做哭泣狀結束。雖然詹納說起來如此輕松,但內心也不禁泛起層層漣漪。
在美國第一次網絡股泡沫破裂的1999年,Jack剛剛上大學。他從小就在數學方面展現出驚人天賦,也就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把學習的重心轉移到應用軟件開發方面。大學讀了兩年多,他和另外兩位同學成立了公司,同年辦理了休學手續,專職創業。那時候他才20歲,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僅僅是一半。走上創業路之后,Jack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首先是兩位合作伙伴中的一名女生,只干了一年就迫于家庭壓力退出創業團隊,重新走進校園,改讀農業,畢業之后回到了家族的葡萄園。
第三年的時候,因為在招聘員工的要求和企業日常事務分配上的分歧,Jack的另外一名合伙人也退出了,他加入了一家大公司,永遠地放棄了創業。合作伙伴們的選擇讓Jack迷茫了一陣子,但最后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一系列的打擊下來,Jack從意氣風發逐漸陷入到一地雞毛的公司日常管理中。在他剛剛學會獨立經營公司不久,剛剛重上正軌的業務遇到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面對業務量的下降,Jack不得不忍痛縮小公司規模以求度過寒冬。
在之后的幾年中,舊金山灣區的創業型公司簡直可以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形容。有了一定經驗的Jack學著全球化發展,把業務拓展到了日本、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在詹納加盟之后,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雖然有所發展,但也只是停留在自給自足的水平,并沒有給Jack帶來他想要的新大陸。
盡管如此,在詹納的心里,Jack一直是頂著年輕有為光環的創業者。不過,“一直”這個詞已經代表了過去的將近20年。這20年中,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基本上已經顛覆了傳統市場的格局。自然,腦力工作者未來的發展道路,也隨之改變。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應該怎么辦呢?詹納自問自答。很簡單啊,不把自己當作前浪就好了。無論什么年齡段的人,在新生事物面前,都有同樣的挑戰和困惑,也有各自的優勢。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論資排輩,什么前浪后浪,大家都是大江大河中平凡的一滴水。
從積極的方面說,新的趨勢是組織結構去中心化,讓每個人都有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無論你是剛進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即將退休的老人,在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的狂轟濫炸中,只要你愿意,都可以重新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你前面不再有領跑者的壓迫,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你甚至不再有時間為過往的失敗而沮喪,因為很快就會出現一場新的角逐,你需要做的無非就是不停地奔跑。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