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枚印章、400多本病歷本、600多張空白醫療票據、500多張空白商業票據、200多張空白診斷證明……這是望江縣公安局抓捕犯罪嫌疑人傅俊和楊曉運時,在兩人住處查獲的犯罪證據。
2019年8月28日,經望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望江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楊曉運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身份證件罪,偽造武裝部隊印章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45000元;判決被告人傅俊犯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罪,詐騙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2年4個月,并處罰金15000元;以詐騙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李立貴和孫霞有期徒刑2年2個月和1年2個月,并處罰金。
44歲的李立貴,從小因患有甲亢導致心力衰竭,右前臂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經濟來源甚少。2016年5月的一天,李立貴用手機上網查詢病情相關資料時,無意中看到一條代開醫療發票的廣告彈出,出于好奇,便點進去并添加了廣告中所附微信名叫“東山再起”的人。“東山再起”稱,可以在李立貴沒有住院的情況下,幫他搞定全套的醫療發票報銷手續,包含住院發票、藥物清單、住院記錄、出院小結、診斷證明書等,并保證可以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局報銷,手續費只需面額的3%至4%。李立貴一聽,非常心動,但知道對方制作的是假發票和假憑證,心中猶豫,便與他互留了電話。
2016年8月的一天,“東山再起”打電話給李立貴再次問起是否需要發票事宜,正發愁如何籌錢看病的李立貴決定鋌而走險,當即通過微信付給“東山再起”200元定金并提供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患病情況等個人信息。一個星期后,李立貴收到快遞,里面是其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某醫院住院的全套記錄憑證及面值26776元的假發票。李仔細查看后覺得非常逼真,便通過微信支付了1000元尾款。之后,李立貴拿著這些住院憑證去報銷,非法獲利17404元。
同樣的詐騙手段,李立貴在2018年5月、7月還使用了兩次,不同的是所住醫院換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醫院和北京某腫瘤醫院,假發票的面額也變成了31890元、36823元。
2018年10月,望江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日常核查過程中發現李立貴結報材料與系統反饋信息不符,遂電話通知他核實情況。經查明,李立貴先后3次通過購買假的住院憑證和發票,共騙取新農合醫保報銷款69557.48元。之后,李立貴主動退回6萬元到指定的財政專用賬戶。
2018年11月12日,望江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局報案至望江縣公安局。
2018年12月7日,望江縣公安局偵查人員根據李立貴的供述,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公安局的配合下,在東海縣牛山鎮將“東山再起”抓獲。同時,在其住處查獲各類醫院假印章720枚、空白假醫療發票及商業發票1200余張、涉案電腦1臺、打印機3臺、涉案U盤4個。
“東山再起”,本名傅俊,曾因犯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偽造企業印章罪獲刑,于2013年1月刑滿釋放。傅俊對其向李立貴出售假住院憑證和假發票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供出:假憑證是由他的上線孫霞(微信名“一生平安”)偽造醫院住院憑證,然后由楊曉運(微信名“一帆風順”)刻制醫院配套印章蓋印而成。

偵查人員查獲的各類偽造證書。
“基本上北京醫院的章我都齊了,大部分是通過網上訂制,其余是從‘一帆風順’處購買。空白假發票是以每張一塊錢的價格從“一生平安”那里買來的。”傅俊交代。
偵查人員順著線索將孫霞、楊曉運二人抓獲,并在楊曉運租住的房屋處查獲刻章設備10余套,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印章392枚,部隊印章9枚,各類學校、公司、事業單位印章159枚,假身份證20張、假駕駛證61本、假行駛證8本以及大量假畢業證、房產證、假戶口本等假證件。
在核查傅俊的手機記錄時,偵查人員還發現其通過快遞寄出的假醫療發票記錄達536條,通過向順豐快遞調取其近兩年寄件記錄,發現多達2000余條。望江縣公安局通過公安部協作指令平臺向涉案的地區發出偵查協作,逐條落地核查,共查獲涉案線索117條,查明2013年至2018年,傅俊先后多次為19人提供虛假的餐飲發票、辦公用品發票、醫療發票用于報銷,為98人提供虛假的醫院病歷、病假條、休假證明書等用于請假,并從中牟利。
2019年6月20日,望江縣人民檢察院對該案依法提起公訴。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李立貴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公私財物,數額巨大,被告人傅俊、孫霞、楊曉運為他人偽造假病例假發票用于詐騙,三人均構成詐騙罪;被告人傅俊為販賣假發票假病例等材料牟利,從網上或楊曉運處定制各種偽造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其行為構成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罪;被告人楊曉運私刻印章行為,構成偽造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身份證件罪,偽造武裝部隊印章罪,并依法作出判決。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楊曉運不服,提出上訴。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該案,2019年11月11日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