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濉溪縣某鎮進行棚戶區改造工程,李某為獲得更多的棚改優惠政策,給其兒子辦了假結婚證,用以證明其兒子結婚的事實,并以其兒子名義與某鎮政府簽訂棚戶區改造項目征收安置補償協議。案發后,李某于2019年9月11日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2020年4月16日,法院以李某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拘役5個月,緩刑10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隨著近幾年城市升級改造,棚戶區改造讓一些居民看到了“商機”,類似的案例也不鮮見。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均構成犯罪,因偽造相關的證、件、章,獲取補償款的又有可能構成詐騙罪。人們行走在致富道路上時,還是要謹記符合法律規定,管住貪欲之念。
(李鋒博)

5月7日,涇縣法院委派該縣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調解一起醫療糾紛,并利用線上平臺實現在線司法確認。
2019年7月3日,周某到甲醫院檢查,B超診斷為早孕、先兆流產,術后回家休養。后周某因腹痛再次到該院就診,診斷為失血性休克,建議轉院。7月12日,周某轉院就診,診斷為失血性休克、異位妊娠后腹腔出血,隨后行輸卵管切除術。周某認為甲醫院未能早期診斷異位妊娠,延誤治療,造成周某九度傷殘和中度貧血,遂訴至法院。
針對矛盾焦點,法院委派縣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訴前調解工作。醫調委接受委派后首先根據雙方共同申請,委托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進行醫療過錯司法鑒定,隨后安排調解。經平等自愿協商,周某與甲醫院最終達成和解,并就調解協議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法院立案庭通過人民調解平臺在線接入,審查確認雙方在特邀調解組織達成協議內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實后受理了司法確認申請,不到半小時同步辦案系統受理辦結。
(汪飛雲)

不久前,金寨縣法院執行完畢一起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失信被執行人何某因無法申請銀行貸款,主動來到金寨縣人民法院,履行了62000元的還款義務。
鄧某與何某因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訴至法院,經調解,被申請人何某退還申請人鄧某建房款60000元,并賠償損失2000元,合計62000元,于達成協議后15日內一次性支付。協議到期后,何某遲遲未履行還款義務,鄧某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多次與何某電話溝通,釋明法理,要求其履行給付義務,何某均表示沒錢履行,多次傳喚也拒不到庭。于是承辦法官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限制高消費。不久,何某在前往銀行辦理貸款時被告知已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銀行不支持貸款。這時,何某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上聯系承辦法官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
(劉穎 馮媛)
近日,郎溪縣法院在審理一起民間借貸案件過程中,發現原告盧某在明知被告章某借款用于賭博,是法律所禁止的非法行為,依然向其借款,應屬于無效民事行為,對原告的訴請不予支持。并依法對被告章某進行民事制裁,依法收繳其所得非法財物10000元。據悉,這是郎溪縣法院首例適用民事制裁案件。
原被告系朋友關系,2011年4月15日,被告在郎溪縣一賭博場所向原告借款11600元用于賭博,并向原告出具欠條,約定于2011年4月25號還款,利息為月息3分。2012年4月18日,因被告未能按期還款,便向原告重新出具借條,但未約定還款期限。幾年來,被告尚欠10000元未歸還,雖經原告多次催要,但被告總以各種理由推拖。無奈,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認為,公民之間的民事行為應當遵循合法性的原則。原告盧某在明知被告章某借款是用于賭博,是法律所禁止的非法行為,而向其借款,應屬于無效民事行為。因此,原被告民間借貸的民事行為不受法律保護,對原告的訴請不予支持。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制裁民事違法行為,法院下發了《民事制裁決定書》,對涉案款項予以收繳。
(劉波 何盼)
5月19日上午9時,霍邱縣法院長集法庭在長集鎮柿園村巡回審理了一起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案。考慮到此案對后續系列案件有指導意義,承辦法官邀請村干部及村民代表進行了旁聽。
2017年,徐某家的土地因修筑S310快速通道被征用,徐某認為征用土地的補償款分配應以1995年參加二輪土地承包的人口數計算(當時徐家有3口人,徐某及其丈夫、女兒參加了二輪土地承包)。長集鎮柿園村民委員會、長集鎮柿園村孫廟組以徐某的丈夫去世和其女兒外嫁為由,只分配給徐某一口人的征地補償款14698元。徐某曾提起仲裁,后經仲裁委員會確認徐某享有三口人的土地收益。村委會和村民小組不服,提起訴訟。當天,法庭依法駁回了村委會和村民小組的訴訟請求。并在庭后與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協商了對徐某的補償事宜。
(張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