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基層干部在遇到難題向上級請示時,曾收到過“按規定辦”的回復。這讓基層干部十分困惑:如果知道如何辦、按哪些規定辦,誰還會去請示上級???歸根結底,還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在作怪。
如果你是基層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難事急事,滿心期待地請示上級單位“該怎么辦”,得到的回復卻是一句“按規定辦”,你有何感想?
經調研發現,不少基層干部在遇到難題向上級請示時,曾收到過“按規定辦”的回復。這讓基層干部十分困惑:如果知道如何辦、按哪些規定辦,誰還會去請示上級?
“按規定辦”讓基層不知咋辦
東北某村一位駐村第一書記走訪時發現,一戶貧困戶房子被雨水沖壞,經?!巴饷嫦麓笥?,屋里下小雨”,被褥長期用塑料布蓋著。這位第一書記多次向上級請示,協調維修這家人的房子,但得到的回復是“按規定辦”。
“我就是不知道按什么規定辦,才去請示的。”這位第一書記說,根據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這戶村民已經享受過相關政策,按規定短時間內不能再享受。但國家“兩不愁三保障”要求也明確提出貧困戶要“住房安全有保障”。
后來,這位駐村第一書記一次次找到縣里,動用“各種關系”,才為村民申請下來維修指標。一番折騰后,他感慨道:“規定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一句‘按規定辦讓人真不知道該咋辦?!?/p>
經調研發現,不少基層干部在遇到難題向上級請示時,收到過“按規定辦”的回復。在東部某省的一個鎮,鎮里干部發現一份關于鄉村振興的中央文件中的一條政策非常適合本鎮發展需要,但向上級請示“能不能做、如何做”時,收到的回復是“按相關規定辦”。
可以看到,這份文件的批閱欄里寫著“請某某縣長、某某局長閱”,總共有10余名縣領導和部門領導圈閱,卻沒有一條具體意見。
“中央、省里的文件是統攬全局的指導性意見,要指導實踐,需要市里、縣里根據不同情況出臺具體細則,否則‘按規定辦真的沒法辦?!币晃换鶎痈刹空f。
上級單位不會辦、不敢辦、不愿辦
上級單位為何會作出“按規定辦”的回復?有的上級單位缺乏調研不會辦,有的上級單位害怕擔責不敢辦,有的上級單位嫌麻煩不愿辦。
不會辦?!盎鶎诱埵镜膯栴}往往都比較棘手,有的問題我們也暫時沒找到解決方法?!北狈侥车厥屑壊块T干部說,有時中央已經發布文件,但執行層面的操作細則尚未出臺,甚至尚未開展相關調研,而給基層的回復又不能拖延,只能用“按規定辦”來應付。
有的政策則本身“相互打架”,不僅基層不知該如何辦,上級單位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以社會資本辦醫為例,國土部門政策規定,辦醫療衛生用地需要先拿到醫院的證照許可,衛健部門卻要求“先有土地許可證,才能辦理醫院證照許可”。
不敢辦?!坝袝r,基層的請示涉及開創性、系統性改革,上級單位實在是不敢辦?!蔽鞑磕呈〖壊块T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每一項改革都“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沒有國家層面明確政策的情況下,一不小心就是雷區,在容錯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做100件對的事情不一定得到表揚,但做一件錯事就可能丟了烏紗帽,用‘按規定辦應付基層也是迫不得已?!痹撠撠熑苏f。
不愿辦?;鶎诱埵旧霞墕挝弧霸撊绾无k”,有的上級單位也沒有處理權限,仍需要層層向上請示匯報?!皩訉诱埵镜某绦蚍爆?、時效太慢,費時費力,基層催得又比較急,所以有時候干脆回復‘按規定辦?!币晃坏厥屑壗鹑诓块T干部透露。
濫用“按規定辦”是不作為、不擔當的擋箭牌
“濫用‘按規定辦是不作為、不擔當的‘擋箭牌,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新變種?!边|寧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畢德利指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現象層出不窮,規定很難都走在事物發展前面,如果一切都“按規定辦”,有的事情就無法推進。
另外,畢德利認為,“按規定辦”也是一些干部本領恐慌的表現。干部把“按規定辦”掛在嘴邊,也是一種不會干的表現。因為不知道怎么干,只能“按規定辦”;因為把握不好分寸尺度,只有“按規定辦”。
“歸根結底,還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在作怪?!辈簧倩鶎痈刹勘硎?,“按規定辦”看似一種回復,實際上和“沒有回復”差別不大,反而加重了基層的負擔,挫傷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基層干部期盼,在請示“該如何辦”的時候,上級單位能多承擔一些責任,如加強調查研究,組織專家開展研討,依據現有政策盡量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對于缺乏具體細則的政策規定,可考慮研究出臺可操作性較強的配套政策,既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能給類似問題明確處理標準。
政策制定者需要在謀劃政策之初,多些調查研究和論證,讓政策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能夠拿來就用且管用,讓基層不需要再層層請示。同時,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容錯機制,為干部擔當作為提供制度保障。
另外,還要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對濫用“按規定辦”等不擔當、不作為的行為予以嚴厲處置。
(《半月談》202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