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成全別人,委屈自己,還被別人當成傻子。生活中,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總是不自覺會心軟。
“你英文這么好,既然幫了我兩次,那以后我的論文就都勞煩你了,你肯定不會見死不救吧?”
“你手頭這么寬裕,幾千塊錢還天天催?你再借我一點兒,下次我一定還你。”
……
一兩次沒覺得什么,但次數多了,往往就會讓人進退兩難。于是你會發現,當你多次因心軟而妥協,并且無下限容忍,你的生活就會漸漸走進死胡同。因為,你容忍別人的同時,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小說《人間失格》里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
最好的人生是適度善良,懂得拒絕,人生才會更自在。就像啟功先生那樣。身為著名的書法家和國學大師,每天都會有很多人拜訪。有一次他身體不適,為了不被訪客打擾,于是在門口貼了一張紙條:“熊貓病了,謝絕參觀;如敲門窗,罰款一元。”
前去的訪客一看,立刻就明白了,會心一笑之后,自然都安靜地離開了。
看清自我需求和意愿,大膽地對一些裹挾說“不”,你的人生才更輕松。這個世界本沒有太多的將心比心,你善良,有的人就狠心欺騙;你寬容,有的人就得寸進尺。
真正的將心比心,是建立在雙方人格對等、交往對等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我們的人際關系才是和諧健康的。
(人民網20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