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雯
摘 要:我國是能耗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因國民的基數比較大,人均能源的占有量變得比較少。我國建筑行業的能耗也非常大,所以我國加大了節能型建筑的建設。節能建筑的推廣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極大的意義,對此,本文就針對節能建筑經濟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最后制定完善的節能建筑發展對策,為我國建筑領域的穩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節能建筑;經濟問題;耗能
當前,我國能源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這使得發展循環經濟以及開發節能型建筑項目等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我國,建筑業是重要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其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節能建筑的落實,不但能夠緩解能源不足問題,而且能更好地滿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一、節能建筑經濟問題的主要研究情況
(一)我國建筑工程中的耗能表現
國家經濟發展中,能源是最為基礎的部分,只有科學有效地運用現有的能源,才能實現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能耗,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我國幅員遼闊,人口數量眾多,使得建筑耗能的基數也非常大,這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浪費問題。近年來,我國建筑耗能在不斷增加,人口數量也在逐漸增多,城鎮化建設加快,這使得人們對建筑物的舒適度、質量等也提出較高要求,無形中加大了建筑對能源的消耗,使得我國與同等氣候發達國家相比,總耗能要高出三倍以上[1]。
(二)節能建筑的含義
當前的節能建筑主要是指能夠在整個壽命周期內降低環境影響而滿足最大能源利用率要求的,且可以滿足建筑環境健康且舒適發展要求的建筑。實際的節能建筑建設中,會將節能觀念全面落實到材料采購、加工以及運輸等方面。同時,節能建筑建設也重視地區生態環境和室內外環境的良好與和諧,工作中會注重合理地利用日光、建立空氣流通和良好的景觀環境等,進而建立最佳的建筑生活環境,也會借助科學完善的規劃來開展自然性通風設計、自然性采光設計以及太陽能的利用等,將一些智能且高新的技術都滲透到節能建筑中,提升建筑整體水平。
二、節能建筑特點分析
節能建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其具有較強完善性和綜合性的系統,其涉及的方面比較廣、參與主體也較為復雜,而且在建筑工程的整個工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貫穿了所有工作,各個環節都關乎下個環節的具體應用,因此系統完整性也成為施工重點以及難點。另外,節能建筑中所覆蓋的層面也是非常廣泛的,不但包括保溫安置,在電能技術、施工要求等內容上也有其身影。在建筑節能工程中,主要的參與者包含政府機關,其屬于城市長遠利益的代表,一般會以全局角度來分析節能建筑;而對于建筑的設計師來說,其是以自己設計構思為基礎;其中的設備工程師是從設備完善角度進行分析;對于業主來說,其更重視的是自己居住的舒適性和健康性。可以說,不同的參與者都是有各自目的的,利益出發點是不同的,也正因參與者的復雜性,會帶來現實操作比較困難的現象[2]。
三、節能建筑經濟問題分析
(一)節能建筑的經濟性
在實際的節能建筑施工中,是以遵循氣候設計以及節能基本方法為基礎,針對節能建筑開展區域規劃,也要對群體、單體、建筑的朝向和間距以及外部空間環境設計等進行全面分析,以最低能耗來實現建筑物的建設,也就是要控制建筑物的經濟性,在建筑質量達到標準要求的同時,也實現對工程經濟的控制,以此帶來高質量的建筑,這是我國建筑企業發展中最重視的工作。
(二)應重視建筑全周期的經濟問題
實際的建筑全壽命周期,是根據幾個部分形成的,包括建筑生產的過程、建筑使用的過程以及建筑分解的過程。而其中的使用過程是能耗最大的環節,其占據了建筑全壽命周期總能耗量的2/3左右。而針對這一過程,最關鍵的能耗是各種設施如照明設施、采暖設施以及通風設施的能耗量。這些設施中,能耗較高的環節是采暖與通風,占總能耗的2/3[3]。因此,如果可以增強建筑物的熱工性能,那么將能夠有效降低采暖設施的使用量,進而實現節能降耗的要求,為提高建筑經濟效益提供保障。但從當前實際情況來講,想要優化建筑熱工性能,需要加大整體研究力度,這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和實現。
(三)當前建筑節能技術呈現落后趨勢
想要進一步擴大節能建筑推廣的范圍,就必須具備較強且先進的節能技術,可是我國先進節能技術的分布主要以大中城市為主,對于一些小城市來說,其節能技術的運用和落實是較少的,而且相比之下是較為落后的。同時,因小城市經濟發展的速度較慢,建筑企業欠缺充足的資金來引進更加先進的節能技術,這樣也不利于節能技術的良好發展。例如,在一些發達的國家,會選擇不同的供暖形式,包括有效運用天然氣、風能以及沼氣等清潔能源來滿足供暖要求,這樣不但可以實現降低建筑工程的整體成本,而且也能實現環保性,這些技術在我國的一些發達城市中早已被運用,但對于一些小城市,因技術的限制與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建筑施工還是以傳統形式為主,這樣難以確保小城市實現節能建設。
四、合理解決節能建筑經濟問題的對策
(一)在實際的節能建筑中借助循環經濟模式開展工作
針對循環經濟,其顯著的特征就在于節約資源以及循環利用,在節能建筑的推廣中,可以有效運用該經濟模式來開展工作,這樣不但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對提升節能建筑工程質量和效率也有極大幫助。例如,將建筑企業視為中心,向其四周推廣和發展新生產關系,建立一條完善且具有循環性的生產鏈,以此生產鏈為主,可以更好地完成產品的生產、廢舊產品的回收與處理,也能對廢棄物品進行再利用等,而且在科學有效的循環體系下,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外,可從技術角度入手,對整體的技術進行改進,能夠實現對廢棄物品的科學有效回收和利用。而節能建筑的推廣中也要將循環經濟理念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可以將各種各樣的產業形式進行科學的整合,由此綜合處理以及利用,在降低廢棄物品有害性的同時,發揮其作用和意義,真正為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而在開發新能源的工作中,應把開發的重點放到清潔能源的研發上,拓展其市場范圍,提高其經濟效益。
(二)提高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發水平
節能建筑要有先進節能技術為支撐才能更好地滿足建設要求,因此,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政府,都要加強新節能技術的研發,并加強節能技術的創新與優化。另外,應從政策角度加強對建筑企業的扶持,從資金上為建筑企業提供充足的支持。例如,在針對科學技術進行規劃時,應把建筑節能列入到規劃的范圍內,把節能系統的優化問題視為重點的研究課題,加大對外墻圍護結構的研究,而且也要積極研究高效的供熱系統以及制冷系統,運用新節能環保技術滿足供熱要求,進而實現對建筑工程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
(三)加強政府對能源價格的控制
在節能建筑宣傳以及推廣的工作中,政府應發揮出主導作用。與一些普通的建筑相比,節能建筑的前期投入一般會高出10%,而且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喜好等因素的影響,節能建筑也會增加一些額外費用,因此節能建筑價格會出現偏高的現象[4]。如果政府內部可以對一些節能建筑工程給予相應的補貼,通過降低價格的形式,有效縮小節能建筑和普通建筑間價格的差距,就可以更好地促進節能建筑的發展和推廣。例如,針對節能型建筑,政府可以通過降低稅率的形式,也可以給予建筑企業一些免稅的政策,來輔助節能建筑的發展,讓更多人有能力購買節能建筑。此外,外部效應也會引發節能建筑經濟問題,因此要適當提升能源的供應價格。如調高煤炭資源的價格、提升天然氣價格等,使更多建筑開發商選擇運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資源開展建設工作,這樣能夠為節能建筑的推廣提供堅實的保障。
五、結語
節能建筑是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推廣,是促進我國建筑企業穩步發展的重要過程,因此,要制定循環經濟模式,建立封閉式循環生產供應鏈,由此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此外,也要加大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發力度,將先進的節能技術運用到節能建筑建設過程中。更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對能源價格進行控制,由此為節能建筑的穩定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杜德雨.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17(19):174,176.
[2]劉蓓.試述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J].全文版:工程技術,2016(1):94.
[3]任珠秀.探討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J].經貿實踐,2018(3):94.
[4]聶小松.節能建筑的經濟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