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在線成立大會。本次會議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世界中聯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籌委會聯合承辦,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政策,打造中醫藥產教融合的國際化平臺,促進世界各國在中醫藥產教融合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發展。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桑濱生、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建榮、長春中醫藥大學原校長王之虹、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中醫藥產教融合促進委副主任兼秘書長郭軍等領導和嘉賓通過現場出席或視頻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來自全國近千名致力于推動中醫藥產教融合事業快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中醫藥院校、科研院所、醫藥及大健康企業相關領域負責人、專家和學者等在線觀看了本次會議。
桑濱生秘書長在講話中指出,中醫藥產教融合事業將有力推進中醫藥在產業發展與教育方面的有機結合,為中醫藥服務民生發揮重要作用,使中醫藥人才、科技、知識、信息各方面等要素凝合統一,向中醫藥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產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成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加速器,更好地為世界人民貢獻健康方案。世界中聯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將對發揮中醫藥優勢、促進中醫藥產教融合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當選為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名譽會長,他在視頻講話中介紹,在前不久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聽取匯報后肯定了中醫藥在抗疫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并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新冠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張伯禮院士講到,產教融合是中醫藥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的載體和抓手,是連接中醫藥大學和企業的重要橋梁,是培養新時代中醫藥人才的依托。他希望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進一步整合中醫藥各界資源,促進人才培養和創新跨界發展。
王之虹教授當選為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他指出,中醫藥產教融合的目的在于解決學校和企業兩張皮的問題:從企業方面看,產業結構失衡,所以要“轉方式、調結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教育方面看,教育模式偏離,所以要大量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促進醫藥產業向健康福祉產業轉型發展。世界中聯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下一步工作要點是積極推動世界中醫藥產教融合工作,堅持產教融合道路不動搖,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做好服務于人類健康福祉的工作。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對世界中聯秘書處給予中醫藥產教融合促進委相關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在致辭中指出,強化中醫藥產教融合工作,用產教融合的機制推動中醫藥事業國際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醫藥的產教融合和國際合作更具有深遠意義,在未來工作中,第一是當好服務國家政策的智庫,深入研究中醫藥產教融合的發展規律,提升國家競爭力;第二是發揮好促進中醫藥教育改革的作用,解決中醫藥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第三是以產教融合和國際合作為基點,積極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第四是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第五是建立中醫藥教育、產業共同走出去的有效機制,做好的核心機制建設工作。
本次會議正式拉開了中醫藥產教融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序幕,開啟了產教融合國際化排頭兵的新征程。產教融合促進工作委員會在世中聯的領導下將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醫藥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加速中醫藥產業與國際接軌,強力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
(信息來源 世界中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