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大數據技術的進步。具有數據多、速度快兩大優點的大數據技術也影響到了公共管理變革。本文首先簡述了大數據的內涵和特征和大數據與公共管理的結合,然后分析了在公共管理變革中,大數據發揮的重要作用,最后在提出了大數據背景下,公共管理面臨的新挑戰,期望能為相關研究做出微薄貢獻。
關鍵詞:大數據;公共管理;變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4-0039-02
公共管理是針對政府管理的缺陷而產生的一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公共資源的配置必須具有科學性,避免資源的浪費。基于大數據的公共管理是時代發展所選擇的,而公共管理領域也必將會因為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而發生變革。
一、大數據的含義與特點
網絡技術日漸成熟,“大數據”一詞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大數據也稱為巨量資料,是描述包括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所用的術語。從技術上看,大數據可以歸為統計工具一類,但比起傳統的以算法為核心的統計工具,大數據是以數據為中心的,可以根據對總體數據的分析給出更精確的描述與預測。這樣看來,大數據又是不完全等同于統計的,大數據技術能夠深入挖掘背后的數據和價值,因此也有人認為大數據是一種可以進行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的技術,而不僅僅是數據,這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決策思維。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大數據給我們提供的信息也只能供我們參考,切不可全盤盲目接受,我們要善于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為我們服務,為我們所用。
大數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體量大。大數據,顧名思義,它的數據量是非常龐大的,舉個例子,到目前為止,人類所有說過話的數據量大約是5EB(1EB=210?PB),但目前的一些大企業的數據量就已經接近?EB量級。
2.數據類型豐富。傳統的數據基本上指的都是結構化的文本數據,而大數據包括很多非結構化的數據,例如音頻、視頻、圖片等。時代的發展也要求我們需要具有能夠處理多種類型數據的技術,而大數據正是這種技術。
3.價值密度低。價值密度的高低是與數據總量的大小成反比的。舉例來說,一個長達幾小時的視頻可能有用的數據也就一兩秒,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里提取到有價值的信息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題。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量、數據量龐大,價值密度低,人們對一些數據的關注度就不高。雖然大數據信息量巨大,導致人們的關注度下降,進而使得數據的價值密度低,但是大數據具有“再生性”,能產生較大的增值效應,使用者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深層次的數據從而獲得更大的價值。
4.速度快。大數據速度快主要指數據導入快、分析快。數據導入快是由信息時代決定的,如果數據導入不快,數據就不全面,數據不全面就不能構成大數據。數據分析快是由大數據的目標決定的,如果數據分析速度慢,那么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就會受到影響,相應的大數據的技術價值也就下降,因此分析數據的速度直接影響著大數據的生命力。
二、公共管理和大數據的結合
不同于數字,數據的范圍很廣,只要是對客觀事物的記錄、可以鑒別的都可以稱為數據。信息時代要求我們能夠對多種類型的非結構化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云技術普及后,大數據的搜集、分析都更準確、精細,這樣大數據才能進行更微觀的分析操作,解釋問題的本質。
大數據的出現催生了數據科學的劃時代變革,形成了基于大數據的新興科學。最開始由于企業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企業管理決策也相應變得越來越復雜。以云計算為基礎的大數據可以很好地為企業進行大數據服務。隨著數據科學的進一步成熟,大數據被更加廣泛地運用到公共管理之中,這也就使得微觀、精細化管理成為現實。西方國家比較早就制定了大數據戰略,實行著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決策,我國也不斷向西方國家學習,推動公共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進步,不斷提高公共管理能力。
我們鼓勵在公共管理中運用大數據,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獲得數據:
1.來自互聯網。互聯網的大數據主要分布在多個儲存系統,例如?Oracle、Server數據庫,Hadoop系統等。但是我們要注意這些系統里的數據并不是都可以用于公共管理的,我們要進行篩選甄別對公共管理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互聯網數據。舉例來說,新浪微博中的很多社會安全、社會突發事件、安全衛生等問題就為公共管理提供了重要數據參考,并且它們對公共決策的制定起著重要作用。
2.來自公權力運行的過程。社會過程論認為政治過程包括政治系統從輸入到輸出的全部活動,而在這個過程中,由話語、音頻、文件等組成的信息輸入和輸出作用重大。
3.來自企業。在大數據的來源中,企業的地位很重要,因為企業時時刻刻都在產生數據,各個企業幾乎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管理層絕對不能丟失數據,這樣一來,企業積累的數據是比較全面的。另外,為了保證自己的數據安全,許多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備份數據和保護數據的系統,這樣來看,企業數據也是比較有安全保障的,這樣的數據對公共管理質量的提高意義重大。
4.來自個人。一般來說,個人數據會涉及到個人隱私,例如電話號碼,各種賬號信息等,還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數據,包括上網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這些都是公共管理數據的重要來源。
三、公共管理變革中大數據發揮的重要作用
1.搜集數據。大數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搜集數據。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數據增長、變化速度都每日劇增,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數據搜集方法是不可能滿足需要的。大數據技術可以迅速地將大量數據智能化、軟件化,從而為公共管理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提供更真實的信息。在民意辯論和協商共識方面,大數據就可以提供較為充分的信息,實現徹底的大多數決策的范式。
2.管理數據。大數據管理是以云平臺的智能化管理為基礎的。從公共管理來看,管理大數據體現在政府對海量數據實行編程技術和云服務平臺技術;管理大數據使用結果體現在國家加強立法來管理數據使用結果上。作為公共管理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數據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
3.分析功能。即使擁有海量數據,沒經過分析也是不能發揮其價值的,也不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大數據的分析功能不僅會分析表面的數據,還會深入分析馬上被挖掘的數據,然后給出較為精確的預測,發揮數據的價值。
4.挖掘數據、重組數據。在公共管理中,結構性數據受到的重視要遠遠多于非結構性數據,因為非結構性數據往往都是孤立的,但在進行公共決策時,這些非結構性數據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大數據技術可以通過算法來建立數據相關性并挖掘數據價值,從而發揮其作用,為公共管理服務。
5.預測功能。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別有特點,因為它是“從多預測一”,而傳統的都是“從一預測多”。“從一預測多”往往會有較大的誤差,但是大數據是基于龐大的數據來預測一種趨勢或結果,預測結果會準確很多。對于公共管理而言,不準確的預測會帶來較嚴重的后果,會有較大的風險,因此對公共管理而言,大數據能否準確預測直接關系著公共管理的質量。
四、大數據條件下公共管理面臨的新挑戰
雖然大數據技術對公共管理變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變革背后也有風險,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大數據不是全數據。公共管理的目標是提高服務質量,但過多的數據會導致公共管理者在搜集數據時花費大量精力處理轉瞬即逝的數據,而忽視了公共管理的服務內容。其次,大數據的很多數據都是放于網上,這給保護個人隱私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當前有很多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詐騙的案例,這就是大數據技術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大數據技術背后可能帶來的負面問題。最后,我們需要完善公共管理方面的立法,最大程度地發揮大數據在公共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金昌.大數據與統計新思維[J].統計研究,2014,(1):10~15.
[2]田茂再.大數據時代統計學重構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J].統計研究,2015,(5):3~13.
[3]BREIMAN?L.Statistical?Modeling:The?Two?Cultures[J].Statistical?Science,2001,16(3):199~231.
[4]黃璜,黃竹修.大數據與公共政策研究:概念、關系與視角[J].中國行政管理,2015,(10):25~30.
[5]蔡翠紅.國際關系中的大數據變革及其挑戰[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4,(5):124~143.
[6]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斯·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7]朱建平,章貴軍,劉曉葳.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理念的辨析[J].統計研究,2014,(2):10~17.
[8]MINELLI?M,CHAMBERS?M,DHIRAJ?A.大數據分析:決勝互聯網金融時代[M].阿里巴巴集團商家業務事業部,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98~98.
作者簡介:
郭昱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