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指針對經營主體財務、非財務資源展開控制、考核、分配等活動的財務管理手段,通過管理助推經濟主體完成經營任務,達成運營目標。本文以民營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為例,通過探析做好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措施,以期助推民營企業穩健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4-0071-02
與傳統預算工作相比,全面預算管理強調全局意識,顛覆預算工作相互割裂舊態,圍繞經濟主體運營動態靈活調配人、物、財,繼而有效控制開支,提高經濟效益。然而,有些民營企業在改革發展進程中卻存在輕視預算管理消極現象,不僅無法賦予預算管理全局性,還存在管理創新乏力等問題,阻滯民營企業科學發展。基于此,為完成民營企業改革任務,探析其全面預算管理必要性、難點及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一、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必要性
1.合理配置資源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把控民營企業發展全局,從整體出發挖掘利潤空間,做好組織規劃等積極意義,為此民營企業可通過全面預算管理面向技術生產、日常經營、產品研發、原料采購、市場調研、營銷推廣、用戶反饋等領域科學進行預算,根據預算決策調配民營企業資源,保障民營企業可利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原料、新方案展開轉型升級活動并完成改革任務。
2.科學控制成本
有別于傳統預算工作,全面預算管理針對民營企業事前、事中、事后進行成本費用控制,面向管理層反饋預算方案執行動態及業務進展,為管理層調整全面預算計劃及運營決策提供依據,賦予民營企業管理實時性,旨在及時糾正預算偏差,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將預算指標視為監管、績效考核參照基準,洞悉資金流通進程中存在的問題,為調整民營企業成本控制方案給予支持,使之利潤空間不斷擴展。
3.規范業務流程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一貫性、滲透性、全局性,預算決策對民營企業各個部門、各項經營活動、各子公司均具有約束力,打破傳統預算工作格局,消除財務管理壁壘,加強部門之間的關聯,建立必須共同遵循的管理規范,在同一業務流程加持下共同進退,使民營企業戰略執行能力得以提升,通過規范業務流程整合民營企業資源,削減預算管理冗余環節,加強預算監控,繼而發揮其管理能效,助力民營企業把控市場信息,抓住發展機遇,貫徹落實改革目標。
4.明確戰略目標
全面預算管理針對民營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復盤,有效總結管理經驗,探尋節約預算成本的方法,以突出民營企業競爭優勢為先導調整戰略目標,確保民營企業資金流可以支持經濟項目順利推行。全面預算管理關注民營企業經濟項目推行進展,動態搜集財務、非財務信息,分析經濟項目、企業效益、市場環境、國家政策等多方關系,以此為由調整戰略目標,規避經營風險,通過全面預算保障民營企業科學發展,始終處在正確的運營軌跡上。
二、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難點
1.預算信息利用不夠深入
為保障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利展開,工作人員需掌握與民營企業運營有關所有的信息。受傳統預算工作形式影響,加劇信息綜合剖析困難,降低了信息整合效率,無法支持民營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容易出現管理初衷與民營企業改革相悖消極現象。
2.缺乏規章制度予以支持
管理秩序和諧穩定是助推民營企業良性運營重要條件,這就需要民營企業不斷調整預算管理制度,旨在建立統一、高效預算管理體系,基于部分民營企業預算管理經驗較少,有關規章制度優化存在滯后性,加之各部門預算管理標準各異,無法支持其展開全面預算管理活動。
3.全面預算管理人才緊缺
全面預算管理難度相對較大,不僅要求工作人員掌握基礎性財會工作方法,還需具備企業管理能力,了解民營企業新時代轉型升級戰略理念內涵,將其發展目標滲透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當前全面預算管理人才緊缺,民營企業對傳統財會工作形式仍較為依賴,對新型財會人才的培育不夠積極,無法達成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繼而削減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成效。
4.全面預算管理控制乏力
全面預算管理關乎民營企業運營各個領域發展穩定性,不僅需在決策中予以體現,還需具有指引效力,能夠敦促、約束、規范各部門、崗位工作人員預算行為,使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得以貫徹落實。然而,當前有些民營企業受財務管理思想陳舊,預算管控經驗較少,部門協調聯動效率低下等因素影響,未能做好全面預算管理控制工作,預算目標在執行進程中大打折扣,降低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質量。
三、做好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1.充分利用預算管理信息
首先,全面預算管理信息需具有精確性,能夠真實、及時、客觀反映民營企業各部門、各項目發展實況,同時體現企業內部、外部經營環境,為民營企業制定經營對策提供依據;其次,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匯總流程需具有統一性,例如以周、月、季度為基準定期匯總預算信息,以經濟項目為導向統籌預算信息,使民營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運營能力調整經營戰略,保障周期性經營活動順利展開;最后,全面預算管理信息需具有針對性,與民營企業宏觀發展軌跡相契合,與各部門、各位工作人員需履行職責具有緊密關聯,可以支持民營企業良性發展。這就需要民營企業重視搜集、存儲、分析、利用預算信息,賦予信息綜合性、市場適應性、實時性,廣泛占有信息,充分做好預測,為預算編制提供依據,滿足民營企業新時代改革需求。
2.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
首先,設立全面預算管理部門,確保有關管理工作專人專管,推行管理責任制,明晰全面預算管理責權邊界,統籌利用預算信息,強化責任意識,完善責任體系,推行配套制度,為提高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質量奠定基礎;其次,明確全面預算指標,建立上下聯動型預算指標規設制度,率先由民營企業管理層根據財務部規定擬定預算指標,而后結合各部門制定的預算指標加以調整,經職能部門審核通過后貫徹執行,作為民營企業周期性運營預算依據,助其規避經營風險;最后,制定規章制度,用以約束、敦促、規范民營企業運營行為,如《原料采購預算管理制度》、《全面預算績效考核制度》、《市場調研預算管理制度》、《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共享制度》等,同時根據民營企業運營實況不斷改進有關制度,為全面預算管理指明方向,規避管理矛盾,加之內部控制、財務精細化管理等制度的積極配合,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
3.培育全面預算管理人才
首先,民營企業需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定期組織財會工作人員學習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助其靈活駕馭管理工具,端正管理態度,肩負管理責任,為財會人才提供學習深造良機,待學成歸來將先進預算管理措施運用在民營企業改革競爭發展進程中;其次,調整財務管理團隊人才構成,為年輕、經驗少、資歷淺財會工作人員發展及其實現個人價值提供機會,營建公平競爭、公開透明人才培養氛圍,調動財務工作者參與預算管理積極性;最后,做好績效考核工作,將財務工作者全面預算管理成績與之收入關聯在一起,敦促其行使企業管理職能,挖掘其全面預算管理潛力,繼而通過培育優秀的全面預算管理人才,助推民營企業管理體系穩健發展。
4.增強全面預算管理控制
在明確全面預算管理責權基礎上,民營企業需加大管理控制力度,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提高全面預算分解效率,做到應分盡分,保障預算指標分解不留死角、徹底細致,按照價值量予以解構,賦予有關指標可衡量性,預算指標踐行責任落實到個人,保障權責統一,通過解構預算指標,賦予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滲透性,加強部門聯動,將各部門管理規制與指標分解結合在一起,確保預算工作富有一貫性;第二,規范民營企業內部結算形式及價格,統一預算管理控制行為,以預算信息報告規章制度為依托予以管控,同時加大預算仲裁力度,達到增強全面預算管理控制目的;第三,針對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予以調整,保障管理控制活動契合實際,結合預算執行部門經營條件、市場環境、國家政策重大變化針對預算編制不合理之處加以調整,保障預算執行結果不存在偏差,通過全面預算調整管控實現經濟利潤最大化、競爭實力強化發展目標。
5.創新全面預算管理模式
創新是民營企業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質量的不竭動力,只有創新思想活躍才能確保民營企業管理舉措先進可行,這就需要民營企業在加大全面預算管理研究力度前提下,以突出自身競爭獨特優勢為基礎創新管理模式,如引入“互聯網+”管理思維,涌入信息化時代,利用信息技術統籌預算信息,借助財務軟件規設預算指標,展開數字化預算編制及績效考核工作,針對民營企業運營現況及經濟項目推行情況面向信息系統及時錄入預算信息,得出富有實時性、精準性的預算執行方案,保障預算管理活動與民營企業發展動向和諧統一,規避人為因素對全面預算管理科學性帶來的消極影響,借助網絡加強預算信息共享,消除管理孤島,繼而運用先進技術手段為全面預算管理賦能,凸顯創新現代企業管理改革的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營企業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科學控制企業運營成本,規范業務流程,明確并大力踐行戰略目標等積極意義,這就需要民營企業樹立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充分利用預算管理信息,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科學培育管理型人才,積極創新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繼而推動民營企業改進管理機制,提高其管理能力,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增強其綜合競爭實力,助力民營企業在新時代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何俊.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27):95~96.
[2]呂嵐.關于民營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6,(22):78~78.
[3]劉紅玉.淺議全面預算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05):31~33.
[4]瑜青.淺談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8,(30):76~77.
[5]肖宏明.“互聯網+”時代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創新探析[J].會計師,2018,(9):30~31.
作者簡介:
凌偉娟,供職于浙江恒惠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