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兒

遛狗包
37歲的張仁兵是一名皮具創業者,他設計了一些另類箱包并把制作過程上傳至短視頻平臺,比如,瘦臉包、遛狗包、大寶劍包、屠龍刀包、汽車包、黑鍋包……每一款包都因腦洞大開而受到網友的喜愛,張仁兵因此被網友稱為“箱包發明家”。
來自山東青島的張仁兵自幼家境貧寒,家中有兄弟姐妹三人。高中時父親病重,他退學后出海打漁貼補家用。一次,他給家里打電話,母親聽到他的聲音后哭著說:“孩子,海上工作太危險,你還小,回來找份安穩的工作吧。”張仁兵聽從了母親的話,上岸后進了姐姐打工的皮革廠。
進入工廠后,張仁兵的主要工作是磨皮子。“每天磨得身上全是灰,晚上經常睡不著。”別人磨洋工,但他咬著牙干,干完還幫別人干。他肯吃苦的精神被上司看在眼里,不久給他工資開到每月900元,是當時男工中最高的。
五年后,張仁兵對姐姐說:“我要學習做皮包。”于是,他一邊工作,一邊偷師學藝,休息日也把自己關在家里鉆研做皮包的技術。經過多年的打拼和學習,他成了一名皮包打版師,升職為部門管理者。
2009年,張仁兵的兒子出生,同年,他成立了一家皮具廠,雇了不少工人,還拉來自己的姐姐入伙。當時他雄心萬丈,想創立中國高檔皮包品牌。雖然張仁兵做包有技術,但由于缺乏銷售經驗,產品賣不出去。他的廠只能依靠接一些外貿代工訂單生存,一段時間后,國際皮具市場不景氣,他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他不甘心,咬牙把賣掉房子的50萬元投入到了工廠,但生意還是毫無起色,工廠面臨倒閉。
2018年9月的一天,一個朋友找到張仁兵,看到他眼下的情況,建議他利用互聯網找出路:“現在短視頻很火,把你做包的視頻發上網,沒準兒能提高知名度,打開銷路。”
張仁兵把朋友的話聽進了心里,開始拍攝制作皮包的短視頻,但毫無新意的視頻并沒有為他贏得多少關注。一天,張仁兵看著家中的小狗,突發奇想,何不做個裝狗的包呢?也方便寵物主人出門時攜帶寵物。
“這個創意贊”“可以定制嗎”“這個包有點用”……讓他沒想到的是,裝狗包視頻上傳網絡后,有很多網友給他留言。這也堅定了張仁兵拍攝制作皮包短視頻的思路——不走尋常路。隨后,他從中國傳統文化里尋找設計靈感,制作了一系列腦洞大開的奇葩包,比如日晷包、米缸包、大寶劍包、汽車包、女兒紅包等。視頻發到短視頻平臺后,累計播放量達千萬。
最受網友喜愛的是一款豬頭包,造型憨態可掬,鼻子里還能冒出陣陣白煙。當被問起為什么要設計這款包時?張仁兵回答:“豬八戒背媳婦,我背豬八戒。”張仁兵每次背著豬頭包外出,都能吸引人圍觀、拍照。有一次,兩個年輕女孩一路跟著張仁兵走進電梯間才鼓起勇氣問:“我們很喜歡豬頭包,能否轉賣?”張仁兵卻笑著說:“謝謝你們喜歡,但我要讓這位豬兄一直陪在我身邊。”
雖然造型夸張的奇葩包為張仁兵贏得了流量,但一時還無法解決他的窘境。工廠關閉后,張仁兵在青島即墨區開了一家工作室,一邊接加工訂單,一邊設計奇葩包。他每次想到一個靈感,顧不上吃飯也要迅速制作出來。在網友的鼓勵下,他的腦洞越開越大,設計出新華字典旅行包、籃球水壺手提包、葫蘆包……每一款包都造型夸張,吸引眼球。近期,他的得意之作是一款雙肩皮包車。這款雙肩包,背帶、口袋一應俱全,與普通雙肩包不同的是,包底下裝有電瓶、電動機和車輪,背包打開后就變形為一款電動車。
“我就相中了這個,賣不賣?”“哥,你這車可以啊!”張仁兵花了太多心思在皮包車上,從設計到制作用了一個月時間,原材料費用就高達4000元。

雙肩皮包車

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元素
有人想購買張仁兵的包,但他堅決不賣。很多網友不解:“顧客喜歡,你為什么不賣呢?”張仁兵認為,滿足顧客的好奇只是一時的,并不能帶來長久的訂單,這些包屬于一時技癢的作品,從設計到制作都不夠細致,還達不到售賣的標準,他希望完善后再進行銷售。
雖然靠制作創意皮包贏得了網友的關注,但張仁兵骨子里是個匠人。他希望自己制作出來的皮包既好玩、有趣,又結實、耐用。“我不喜歡‘差不多’這個詞。”張仁兵說。以前在工廠的時候,就有人跟他說,差不多行了,差不多這樣就可以了。別人能接受,但是他不行,在別人眼里,他做的這些包是商品,可在他眼里,這些包的質量關乎手藝人的面子。
經過了充足的準備后,近期,張仁兵把改良后的幾款奇葩包推向了市場,包括菜刀造型的財到包、草帽包、榴蓮包等。“我一直想創立自己的皮革品牌,設計的作品既新穎,又有個人特色,既能融入時尚元素,又富有民族特色,為此,我會堅持創新,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