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 王婷

“走,快到木蘭花市看看去!今天有場直播,市婦聯給咱網上帶貨啦!”“好嘞!”隨著一聲聲呼朋引伴的吆喝聲,越來越多的宜興市徐舍鎮美棲村花農聚集到了美棲·陶都木蘭·家驛站。
5.15國際家庭日當天,江蘇省婦聯她播·暖心助農小分隊走進了宜興市徐舍鎮,除了帶貨之外,重點聚焦縣級婦聯改革中的新鮮事——宜興市首家美棲·陶都木蘭·家驛站現場揭牌。
陶都木蘭·家驛站項目是宜興市婦聯貫徹落實全國、省婦聯“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建設,深度融入宜興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次集成創新。項目針對新形勢下家庭需求多層次、多樣化、小眾化的特點,創新建立以婦女兒童和家庭為主體的家庭服務新模式,努力讓家驛站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家庭幸福安康服務站。
陶都木蘭·家驛站作為全新的家庭工作陣地,集理論宣講、家庭就業(創業)服務、家庭教育支持、家庭文化建設、家庭志愿服務、婚姻家庭關系指導、婦女議事、未成年禮儀教育等八項服務功能為一體,設有木蘭書房、木蘭客廳、木蘭廚房、木蘭劇場等多個功能室。
“當前家庭教育、家庭壓力疏導、二胎養育等一直是家庭需求中的重點,建立家驛站的主要目的就是問需于家庭,將以往的家庭工作模式進一步轉型提升。”宜興市婦聯主席孫春燕表示,陶都木蘭·家驛站雖然是初次嘗試,但在建設初期就已確定實施了木蘭讀書會、木蘭議事、木蘭親子關系等系列項目。通過陣地搭建、項目實施、活動開展,積極營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讓家驛站成為各級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婦女的重要切入點。

為了提供更專業化、精準化的服務,宜興市婦聯建立“家庭點單—社會組織接單—社會評單”的群眾化服務模式,前期通過深入調研,從2020年宣講、創業、維權、家教四大類85項婦女兒童家庭特色志愿服務清單中梳理出家庭最需要的項目,整合社會組織資源,由宜興市婦聯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專業化、個性化的家庭服務送到家驛站。此外,陶都木蘭·家驛站采取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社會評價機制,實現服務方式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有效轉變,努力做到問需到家庭,服務到家庭。
“很多人覺得咱們家驛站與婦女微家類似,其實有本質的區別。”孫春燕表示,“婦女微家更突出的是‘微,是基層婦聯組織的延伸和補充,靈活性強,各具特色。而陶都木蘭·家驛站則是立足家庭建設,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婦兒陣地專項化建設,具有專業化、體系化、項目化的特征,讓我們的家庭工作更加精細化、有形化。”
目前已有7家社會組織入駐了陶都木蘭·家驛站,通過對周邊家庭的“量體裁衣”,家驛站將常態化開展尋訪“最美家庭”活動和實施婦女素質提升項目、“二胎時代”家庭親子關系構建項目、幸福牽你手——新婚夫妻服務項目、“律樹成蔭,法護前行”——婦女兒童法律援助項目、父母課堂等婦女兒童公益項目,為廣大家庭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精準服務。同時,通過家驛站的高效運作,也為女性社會組織搭建了交流互促、參與公益、實現成長的發展平臺。
家驛站不只是建個陣地、掛塊牌子,更重要是如何把優質的服務送到每個家庭身邊,讓這個新陣地不僅建起來,還要活起來,更要火起來。對此,孫春燕回答道:“每一個家驛站都建有‘六聯服務制度,不僅有宜興市婦聯干部,還有咱們的執委、婦女代表和鎮、村婦聯干部,設崗定責,由她們自己認領崗位,引入資源,合力服務一個家驛站。真正讓基層婦聯干部、執委‘動起來,讓履職‘活起來,讓她們肩上有責任,心中有牽掛。”
何謂“六聯”服務制度?即市、鎮(園區、街道)、村(社區)婦聯干部、執委、婦女代表和家驛站負責人共6位聯系人通過村(社區)婦聯發現家庭需求,鎮(園區、街道)、村(社區)婦聯干部發揮樞紐鏈接功能,市婦聯統籌輸送資源,最后在家驛站實現具體服務。
“自從我認領了陶都木蘭·家驛站的崗位,想到能幫助身邊的人,渾身就充滿了干勁。哪位姐妹在家里受了委屈,我可以在家驛站傾聽她們的訴求,為她們連線維權志愿服務團隊,幫她們排憂解難;哪個家庭有事、有需求,我可以牽個線,搭把手,幫她們助力解困。這使我現在的生活每天都很有動力。”美棲村執委許玉妹說。
宜興市婦聯立足區域特色,把陶都木蘭·家驛站項目作為“在你身邊”平臺搭建的又一創新,完善了家庭建設工作服務鏈,增強了廣大家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家驛站立足家庭所需、婦聯所能,整合資源,創新舉措,下沉服務,用好、用足、用活各方力量,讓廣大婦女群眾和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想得到婦聯、找得到婦聯、體驗得到婦聯服務,為基層婦聯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她”動力。
編輯 周曉序
2475496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