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光



摘 要 為了提升園林綠化質量,必須合理選擇園林綠化樹木種植設計方法,以免對園林綠化工程造成影響。為了全面加強綠化樹木種植設計質量,本文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園林綠化設計中的種植設計,介紹園林綠化的自然種植、植物配置形式,希望可以為園林設計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園林綠化;樹木;種植設計;選擇問題;種植原則;設計方法;優化策略
引言
在城市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通過建設園林綠化工程,有助于提升城市美感與空氣質量。在園林綠化工程設計與建設期間,應當優化樹木種植設計方法,避免影響園林綠化工程質量。首先應當明確植物材料的特點與需求,結合園林設計與藝術手段,全面提升園林綠化工程的效果[1]。
1園林綠化建設的樹種選擇問題
園林綠化主要采用樹木種植方式提升綠化效果,所以必須科學選擇樹種,充分考慮園址自然特點和樹木屬性。所遵循的原則如下,①在選擇樹種時,全面分析植物生長環境,由于不同區域的環境差異比較大,樹種具備地域性特點,所以在規劃和設計園林時,應當優先選擇園林,所在區域內的樹種,以此提升樹木存活率。②選擇適合園址環境的樹種。植物生長會受到地理環境影響,包括水文地質、光照條件、土壤水分和肥力等,所以為了確保樹種健康生長,在選擇樹種時應當明確園林生長環境,按照環境因素選擇適宜的樹種[2]。
2園林綠化樹種選擇與種植配置的問題
2.1 綠化樹種品種單一
在現代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各地區開始注重園林設計與綠化工程,相應加大投資建設力度。對于園林綠化工程的重視態勢,促進樹種類型的多樣化,然而在綠化工程建設期間,沒有處理好綠化樹種單一性問題。導致該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區域環境影響[3]。大部分地區在選擇種植樹木時,優先選擇昌春樹,該類樹木能夠適應惡劣環境,然而樹種比較單一,無法獲得理想化的園林綠化效果。
2.2 研究團隊的專業性不足
現階段,我國在開展城市綠化建設期間,沒有專門針對樹種合理配置的研究團隊。在規劃和建設園林綠化工程時,極易受到綠化樹種及環境因素影響,地區也沒有建立專業的園林綠化機構,因此,對優良樹種選擇與栽培造成極大影響。政府部門必須認識到數種選擇問題的重要性,加大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力度。
3園林綠化樹種種植原則
在園林綠化中,樹木綠化屬于重要題材,不僅要滿足生態要求,也應當具備綜合性觀賞價值。配置會受到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立地條件等因素影響,所以必須選擇具備美觀性和適用性的方案,對園林樹木選擇與搭配進行指導。因此,園林綠化樹木種植必須滿足以下幾點原則:
3.1 因地制宜原則
按照立地條件、綠地性質、景觀要求與功能,選擇適宜地區生長的樹木,并且應用不同樹木的優化配置,形成富有層次感的園林空間,以此滿足防護、休憩和觀賞需求。
①在選擇樹種時,注重滿足主要功能。樹種選用期間必須考慮到基礎功能,同時滿足重要功能。比如在選擇行道樹時,應當優先選擇生長期短、樹葉茂密、根系發達、病蟲害和污染影響比較小的樹種。在處理樹木遮陰問題時,還應當考慮到交通影響、市容清潔問題。②林帶功能主要為衛生防護,因此樹種選擇存在差異,必須考慮到林帶結構。防風林帶一般采用半通透結構,滯塵林帶一般選用緊密結構。
3.2 因時制宜原則
(1) 獨特性
相比于裝飾藝術和建筑藝術等其他藝術來說,園林空間藝術具備獨特點,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園林綠化形象也會發生改變。部分樹種會隨著季節變化,呈現出季相景色,且樹齡增長會改變基本形態。園林綠化設計期間,不僅要確保景觀穩定性,還應當確保景觀的獨特性,結合近期規劃與長期規劃,制定有效的統籌規劃方案。
(2) 季相性
園林綠化的季相變化豐富,所以應提前制作園林季相構圖。一般來說,在局部景觀和景點中,選用一兩種園林樹木作為季相特點。在配置樹木時,注重意境,題材和風景的有效結合。風景區游覽觀賞多為春季,所以在配置樹木景色時應以櫻花、垂柳等春景為主。若風景區為秋景主題,則應當將南天竹、紅楓和銀杏作為主要樹種。
3.3 因材制宜原則
按照樹種的觀賞特點與生長習性,考慮園林綠化造景的形態美與色彩美,聯合綜合功能與立地條件,優化配置樹種。如果不注重樹種選擇,將會對樹木生長造成極大影響,進一步降低觀賞效果[4]。
4園林綠化樹木設計方法與優化策略
為了確保綠化樹木種植設計方法的有效性,提升園林綠化景觀的價值,必須結合園林綠化設計與建設,提出合理有效的種植設計方法。因此園林綠化,樹木種植設計必須遵循以下要素。
4.1 單純要素
單純要素主要是指純粹性,主要設計因子為重復手法,采用重復方式可以使不同植物營造出純粹感。即使不是同一個品種,只要具備相同色彩,也能夠產生別樣的意境美,使人們在觀賞植物時出現熟悉感。
4.2 變化要素
如果園林綠化工程基本相同,變化因子比較少,將無法提升美觀度。采用變化設計元素,能夠豐富園林綠化景觀內容,確保在景觀欣賞時找尋到別樣感覺。
4.3 強調元素
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園林綠化樹木種植設計中必須應用強調元素,該類元素采用配置方式襯托出主要景觀,以此強調園林綠化中的核心內容,以此提升觀賞效果。
4.4 均衡元素
人們在觀賞景物時,會在景物上尋找均衡感。園林綠化景觀的均衡感主要包括不對稱均衡和對稱均衡。對稱均衡主要是在對稱兩側布置相同的植物,不對稱主要是兩側保持均衡模式,然而卻存在大小差異,以此提升園林綠化景觀的觀賞價值[5]。
4.5 連續元素
通過應用連續元素,可以使人們的關注點逐漸轉移到強調對象上。例如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植物形態,色彩和質感,會隨著視覺的移動逐漸加強,以此表現出連續變化特點。連續元素屬于園林綠化的節奏,能夠提升園林綠化種植設計的層次感。
4.6 尺度元素
為了優化園林景觀與綠化建設,必須合理控制尺度,以此提升園林觀賞的愉悅感,進一步加強園林綠化建設效果。
5園林綠化樹木種植設計項目的應用案例分析
5.1 汝州圣莊園景觀設計項目概況
汝州圣莊園景觀設計項目位于河南省汝州市,項目景觀面積7萬平方米,總造價2800萬。①景觀布局把整個小區分為若干組團,以代表儒家思想的詩、書、禮、易、樂作為主題組團命名,結合教育文化所表達人性的積極向上精神,用景觀設計的手法和元素將其表達出來。②在組團間私密、半私密性類庭院空間的功能上更多的是強調庭院三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交互空間。供人們在此小憩,并結合功能布局,體驗親情、愛情及文化的熏陶[6]。③結合景觀中所要表達的意境帶給人們心靈的升華、藝術的體驗。
5.2 園林綠化總體設計
本次景觀設計在總體設計上,運用新中式的景觀設計手法將整個小區院落分為觀賞、活動、休閑、憩息等功能齊全的組團空間串聯在一起。①空間上相互滲透, 綠化與建筑互為界面,相互圍合,著重處理場地的高差變化,有效增大綠化面積,并從實際出發結合與植物,最大限度減少道路和硬質鋪裝的面積。②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多功能性景觀空間。把山谷、溪水、綠島、石澗、瀑布、叢林、草坡等自然界景物融入小區景觀,如詩如畫。使生活在這里的業主會領略到夕陽下金光耀眼的碧流淺池,鮮花漫步的石道,水花飛濺的瀑布,隨風搖曳的垂柳,靜謐優美的桃花源境等美景,給人無窮的遐想[7]。圖1為整體設計效果圖。
5.3 綠化樹木的種植設計
(1)設計目標
本項目整體景觀的定位為“新中式”,因此植物采用簡潔、明朗的設計手法,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齊的植物相配合種植,以綠色為主調,營造具有中國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①區域內的軟景設計以當地總體生態系統為框架,以概念方案構思為原則,突出中國現代空間特征。②優選選用本土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種類,注意季相性變化的豐富性。鄉土性植物及適地性植物的運用,但不排斥經長期馴化實驗性的外來樹種。③植栽細部設計注意利用色彩、質感、形狀及空間組合變化來創造豐富的景觀環境。避免有毒的、玷污性的或產生大量花粉的植物。④合理確定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的種植比例[8]。喬木投影線范圍內不使用封閉性、不透水性的鋪地材料。圖2為植物設計效果圖。
(2)植物搭配
重木輕草,在植物的選擇上采用喬木、灌木、地被植物與草坪相呼應的搭配手法,其中落葉植物1/3,彩葉植物1/3,長綠植物1/3。且樹木多、花卉多、地被植物多、草坪少。
①設計構思:植物選用高大、濃密的喬木規則式布置。入口兩側的綠地內挺拔的喬木、豐富多樣的開花灌木以及綿延的四季草花相結合,突顯極富氣勢又斑斕多彩的入口景觀[9]。圖3為苗木種植設計效果圖。
②植物品種的選擇:喬木:獨本女貞、北京欒樹、樸樹、直生銀杏、泡桐等;中層及灌木:白玉蘭、桂花、紫葉李、雞爪槭、大葉黃楊、紫葉小檗、杜鵑、金葉女貞等??蛇x擇植物品種如圖4所示。
(3)公共景觀帶苗木選擇
①設計構思:作為小區內重要的中心景觀,水系始終貫穿其中,綠化處理方式上以自然配置為主,設計豐富多樣的植物品種,局部放開作草坪,營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景觀[10]。圖5為公共景觀設計效果圖。②植物品種的選擇:喬木:水杉、楝樹、合歡、樸樹、懸鈴木、柳樹、五角楓等;中層及灌木:碧桃、日本早櫻、紅楓、垂絲海棠、黃馨、八仙花、雞麻、八角金盤等。
(4)宅間組團綠地苗木選擇
①設計構思:本項目宅間公共綠化區域頗大,對創建優質的植物景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軟景設計結合起伏的地形,按區域提煉不同的植物品種,注重細節化的設計,為人們提供適宜散步、休閑的宅間綠地。圖6為設計效果圖。②植物品種的選擇:喬木:廣玉蘭、皂莢、獨本女貞、烏桕、櫸樹、泡桐、洋白蠟、樸樹等;中層及灌木:白玉蘭、杏樹、紫葉李、日本晚櫻、海棠、大葉黃楊、桃葉珊瑚、錦帶花、珍珠梅、紅瑞木等。植物品種選擇如圖4所示。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種植設計質量,會受到設計人員的理念與設計方法所影響,所以,園林綠化人員需要探索科學的種植方法,合理選擇園林綠化設計方法,結合園林綠化樹種種植原則與方法,以此提升園林綠化的設計效果,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樹木的種植效果。通過聯合汝州圣莊園景觀設計項目,介紹總體設計理念與方法,同時按照綠化樹木的種植設計、植物搭配、公共景觀帶苗木選擇、宅間組團綠地設計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園林綠化樹木種植設計效果,以此提升建筑品質與美感,呈現出宜居宜樂的園林綠化景觀效果,為人們提供人性化、個性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董彥君.優化城市園林綠化生態功能的策略與方法——以昌平區西部地區環境整治工程為例[C].北京園林學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2017北京園林綠化建設與發展.北京園林學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北京園林學會,2018:91-96.
[2] 卜順法,方連明,陸錦明,等.優良地被植物“礬根”組織培養技術及其在景觀綠化中的應用[J].上海農業科技,2020,25(3):73-74.
[3] 南鑫.淺談宿根花卉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及推廣——以新疆庫爾勒市為例[C].《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8年4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8:327-329.
[4] 蔡海.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配置技巧分析——以武威職業學院為例[J].綠色科技,2020,10(7):34-36,40.
[5] 閆海川,沈艷杰.天人菊園林綠化應用存在的問題與展望——以千靈山景區綠化施工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20,22(10):129-130.
[6] 何浩,鄒潤濤,朱常麗.高密度城區園林綠化品質提升規劃實踐——以武漢市江漢區為例[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與品質——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2城市更新).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8:546-555.
[7] 林雙毅.園林綠化施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實踐和思考——以廈門市為例[J].綠色科技,2020,13(5):54-58.
[8] 朱慧婧,李悅,郭竹梅.首都核心區的"古"、"今"園林綠化融合發展策略[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活力城鄉美好人居——201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3風景環境規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9:50-58.
[9] 張學愛.淺議新公共管理視角下城市園林綠化市場化競爭機制的構建[C].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2018:44-47.
[10] 陳思怡,張曉.淺談園林綠化施工技術交底——以綠城黃浦灣項目二期園林綠化工程為例[C].人文園林(2018年2月):杭州人與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18: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