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鄭潔

吳康平(左六)召集村“兩委”研究討論脫貧攻堅、產業調整等重點工作。(威寧自治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吳書記來了以后,道路硬化了,村里飲水難的問題得到解決,人居環境也改善了,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威寧自治縣小海鎮三河村村民們享受著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對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也越來越認可。
2018年3月,小海鎮黨委委員、副書記吳康平擔任起三河村駐村第一書記。為幫助三河村脫貧致富,吳康平把一腔熱血揮灑在了大山深處。
在走訪過程中,吳康平了解到獨居老人張建忠沒有戶口,妻子已病故,兒子外出務工,自己不愿去養老院,住房很不安全。吳康平親自送他到小海派出所辦理戶籍,納入農村低保,并對其房屋實施危房改造。
在吳康平的帶領下,三河村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積極向上級申請項目,實施組組通項目14.7公里、農村飲水安全項目6個、農村危房改造項目144戶,切實解決了群眾出行、飲水、住房等方面的問題。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吳康平深知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吳康平認為,三河村的發展,建設一個執行力強、團結和諧的村“兩委”是關鍵。吳康平通過組織村干部進行學習,加強思想教育,完善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幫助他們樹立起“開門辦公,服務群眾”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積極性。
“吳書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他經常召集黨員來開會,一起商量村里的發展大事,讓我們提建議和意見。”77歲的退休老支書楊選成說。
“自己作為一名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第一書記,只有繼續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負三河村群眾的期望,才能帶領大家甩掉貧困帽子、撕掉貧困標簽。”吳康平說。
吳康平帶領駐村工作組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查研究,日思夜想的都是如何在村里發展其他產業。
“為徹底拔掉三河村的窮根,解決村民后顧之憂,還得發展產業,有了產業作支撐,村民才能真正脫貧。”吳康平始終把村民的脫貧記在心里,把村里的發展抓在手上。
在走訪調查過程中,吳康平充分利用在馬路邊、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對群眾開展了30余次黨的扶貧政策宣講,教育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摸清村情后,吳康平就馬不停蹄地聯系,為群眾脫貧尋找出路。目前,帶領村民發展辣椒種植產業,已培育辣椒苗350畝。
“在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想方設法提高貧困戶收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奔小康,為村里群眾多干實事、好事,只要困難群眾需要,哪怕是小事、麻煩事,都必須用心盡力去辦好。”吳康平說。
點贊第一書記
村民楊廷貴:吳書記認真了解貧困戶和村民的需求,碰見誰家有困難,他都會主動去幫忙,沒有一點架子。村里的瑣事,他都牽掛在心上,想辦法給群眾解決,把群眾當成自己家人,吳書記能真正為大家辦實事。提到吳書記,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吳書記是真心待咱老百姓,是黨派來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