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學毅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周婷

威寧自治縣雙龍鎮紅光村蔬菜基地。 (向憶峰 攝)
奮力沖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在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關鍵期,省農業農村廳機關黨委發起“我的五一在9+3”活動倡議。全廳上下齊心,持續堅守在脫貧攻堅和農村產業革命的最前沿。
黨組帶頭,引領擔當。“辣椒育苗情況怎么樣?按照今年的市場情況,這些種苗能否滿足耕種需求?”5月1日,在沿河自治縣黑水鎮辣椒育苗基地,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昌鵬詳細了解當地辣椒育苗情況。隨后他來到沿河白山羊全產業鏈項目(原種場)基地調研。楊昌鵬指出,要強化品牌意識,努力打造貴州跑山羊品牌,把白山羊產業發展為沿河“一縣一業”的支柱產業。
同一時間,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胡繼承,黨組成員、副廳長肖榮軍、徐成高、步濤、方濤分赴威寧、納雍、織金、紫云等“9+3”貧困縣區,開展脫貧攻堅幫戰行動,就生豬增養復養、糧食安全、食用菌產業發展和龍頭企業帶動等工作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廳黨組的帶頭示范下,今年五一期間,省農業農村廳各機關處室、廳屬各單位干部職工深入“9+3”貧困縣區,為助力脫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而奮戰。
專家幫扶,傾情相助。“專家的授課讓我受益不少,回去后要認真抓好技術環節,爭取把效益再提高一些。”赫章縣華正種養合作社負責人袁華說。
為確保今年辣椒實現大豐收,五一期間,省辣椒專班分組前往“9+3”貧困縣區開展辣椒大田移栽技術指導服務。
與此同時,省茶葉專班派員到各茶葉主產縣指導茶產業工作;省中藥材專班成員到黃平縣、從江縣,從中藥材產業良種培育、生態種植、病蟲害綠色防控、質量安全與提升、可追溯體系建設、產銷對接、延長產業鏈等方面開展探討與交流。
省農業農村廳駐村工作隊也在五一期間走訪貧困戶544戶,修改完善“3+1”保障卡等資料214戶,幫助群眾種植辣椒等特色作物430畝,幫助群眾補齊飲水安全、住房、教育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短板52處,幫助銷售馬鈴薯等農產品9.28噸,協調廳相關部門提供幫扶資金及物資5萬多元,進一步夯實了幫扶點脫貧出列的基礎。
團員跟進,揮灑青春。“黃平縣中藥材品種十分豐富,可加大產品研發生產與應用推廣力度,加快向精深加工轉變,進而推動全縣中藥材產業可持續發展。”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成員、省級科技特派員凡迪利用五一假期來到黃平縣,為當地發展中藥材產業傳經送寶。
和凡迪一樣,在廳團工委的帶領下,省農業農村系統30多名青年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將自己所學用在田間地頭,在實踐中增長本領,把青春的答卷寫在廣袤鄉村,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