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邱勝
貴州聚焦重點疾病,統籌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構建危重癥新生兒救治體系、筑牢出生缺陷三級防控網絡,不斷筑牢新生兒安全防線。截至今年6月1日,貴州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已實現縣級全覆蓋。
6月19日,記者走進位于貴陽市經開區小孟工業園的貴州里定醫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見到工作人員拿著一張雙層血樣標本采集卡。
在采集卡正面,可填寫新生兒的出生日期、父母姓名、聯系方式等相關信息,采血卡的下方和上方分別有二維碼和條形碼。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生兒疾病篩查血樣標本采集卡。
“采集卡完成血樣標本采集后,只需掃描上面的條形碼,新生兒信息便自動錄入平臺,平臺可對采集卡進行全程追蹤。”公司董事長易東升說,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系統兼容實驗設備,系統對采集卡進行追蹤、自動判別,從根本上避免信息出錯,以解決遺傳代謝病篩查,筑牢新生兒安全防線。
健全新生兒服務網絡、強化新生兒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新生兒系列政策……貴州聚焦重點疾病,統籌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構建危重癥新生兒救治體系、筑牢出生缺陷三級防控網絡,不斷筑牢新生兒安全防線。
“飲食科學搭配合理,不吃油炸、煙熏食物。”
“飲食要清淡,可以吃點鵝蛋等含維生素高的食物。”
“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
……
前不久,在貴陽市觀山湖區碧海雷鋒廣場,觀山湖區計生協會工作人員對孕產婦所關心的孕產期保健、食品安全、健康飲食、新生兒疾病篩查、什么是出生缺陷以及怎樣預防出生缺陷孕育健康寶寶等進行耐心講解。
健康知識宣教從生命源頭進行防控,將出生缺陷阻擋在“第一道防線”。
同時,貴州還加大出生缺陷監測工作力度,建立城市區、街道、社區,農村縣、鄉、村與醫療機構的聯動監測機制,全面監測掌握轄區內婦女的婚、孕、產的動態,著力鞏固“第二道防線”。
6月11日,記者在威寧自治縣玥那鎮衛生院B超室,看到放射技師王錚正忙著把剛剛開展過檢查的彩超機擺放整齊,“這是2019年才買的彩超機,基本能滿足孕檢需要?!鄙现?,家住玥那鎮中海村的一名孕婦來衛生院做孕檢,發現胎兒出現腦積水。“腦積水可造成腦癱、智力障礙。”王錚建議孕婦做引產手術。
隨著機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貴州還通過資格審核產前診斷醫療機構14家,產前篩查醫療機構120家,全面展開對孕產婦進行產前診斷和篩查。
對新生兒進行全面篩查,是“第三道防線”:通過實施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和聽力篩查、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遺傳代謝病救助、地中海貧血救助等項目提高出生缺陷綜合防控能力。
截至今年6月1日,貴州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已實現縣級全覆蓋。數據顯示,近幾年每年篩查新生兒達40余萬名。
高端的醫療設備、完備的硬件設施、全力以赴的手術救治……近日,記者走訪了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看到了一個正在不斷健全的危重新生兒救治體系。
走進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記者看到的是一排排保溫箱和嬰兒輻射保暖臺等各種現代化的儀器設備,耳邊響起監護儀“滴滴”的輕響。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劉玲說:“這里收治的主要是重癥新生兒、高危兒、早產兒。醫護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能及時發現小寶寶們的變化?!?/p>
設立于貴醫附院的貴州省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貴州省新生兒救治中心、貴州省產前診斷中心,醫護人員每天忙碌著,只為守護母嬰安全。
6月17日,貴州一名“左腎積水”的2個月患兒成功在貴州省人民醫院接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前不久,一名肺部巨大囊腺瘤患兒也在該醫院新生兒科康復出院。

經歷兩個小時全力救治,赫章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將產婦與孩子送出手術室,保證了母女平安。(赫章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開展危重新生兒的救治與安全轉診工作方面,貴州建立覆蓋區域內醫療機構的院前急救數據平臺,配備院前院內信息協同平臺,充分運用遠程通訊技術,提高轉運的安全性、救治的連續性,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無縫銜接,提高危重新生兒救治成功率。
貴州不斷健全新生兒救治體系,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逐年下降,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間,貴州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救治危重新生兒51769例,搶救成功率98.78%。
2月15日,入院時僅55天大的樂樂(化名)在貴州省人民醫院治愈出院,成為當時全國出院新冠肺炎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寶寶。
收治嬰兒后,醫院兒科立即組織召開由10名副主任醫師以上兒科專家組成的新冠肺炎專家組評估患兒病情,擬定診療方案,并啟動兒科感染病房診療組,一線醫護人員共計10人,全面負責該患兒診療工作,由兒科主任及5名黨員專家負責患兒每日的查房。
13天的分秒必爭,樂樂成功治愈,這是貴州堅持生命至上,守護患兒健康的生動寫照。
新生兒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且存在特殊感染途徑的可能,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之一。
為最大限度避免新生兒感染新冠肺炎,貴州各級婦保院開展多項工作,全力以赴為新生兒的健康保駕護航。
在貴州省婦幼保健院,一輛急救轉運車,一套專業新生兒急救技術和設備,一支不知疲倦敬業有愛的醫療隊伍,他們一次次勇闖“生命禁區”,一回回組織“生死營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
在貴州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多少個不眠之夜,醫護人員圍繞在暖箱前、病床旁,守護那些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小天使。他們最大的慰藉就是將孩子們平平安安送回到父母的懷抱。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畢節市七星關區婦幼保健院全力以赴、克難攻堅,舉全院之力積極筑牢抗擊疫情“防火墻”,傾心盡力做好婦女兒童健康的“守護者”,確保了506名寶寶順利誕生。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全體醫護人員為本市孕產婦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新的長城,共接生新生兒826名。
為緩解疫情期間孕產婦就診不方便的情況,貴州各級婦幼保健院及時開通線上服務,通過電話、孕婦學校微信群和微信在線問診服務,安排專業醫生對孕產婦進行答疑解惑和心理疏導,并進行孕期防疫知識健康宣教。
正是這群默默無聞的“逆行者”堅守一線,盡心盡責,無私奉獻,為新生兒保駕護航,為這個疫情“寒冬”增添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