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鳳春 楊淑菊 胡萬軍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這如詩如畫的地方,就是內蒙古呼倫貝爾老年大學誕生發展的搖籃。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在人、財、物方面給予老年大學大力扶持,使學校軟件、硬件設施不斷改善和提高。黨政支持成為呼倫貝爾老年大學發展前行的強大后盾,學校堅持以學員為中心,以“政治立校、規范辦學、不斷創新、學樂有為”為辦學宗旨,努力探索,扎實工作,勇敢追夢,以22年的堅守、拼搏與奮斗,闖出一條具有“大草原”特色的辦學之路,深得廣大學員喜愛,多次受到國家及自治區領導表彰,被評為市級精神文明示范校。目前,學校擁有6520平方米的教學樓一座,開設了26個專業83個教學班,在校學員1810人次,成為草原老人的精神樂園。
呼倫貝爾少數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人人能歌善舞,在文藝表演方面在全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學校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將舞蹈、聲樂和器樂班打造為學校的“品牌”專業,從各班挑選骨干學員組織成立了老年大學工作隊(藝術團),率領他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如,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成立20周年、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文藝演出等。舞蹈走秀隊近幾年在國內展演中屢獲大獎。藝術團隊員們連續四年參加了呼倫貝爾春晚戲曲晚會和全國首屆老年人春晚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七支“紅色輕騎兵隊”是學校黨委專門成立的以黨員為主體的先鋒隊,他們積極參與脫貧致富攻堅志愿活動。常年深入社區、學校、部隊、企業、敬老院和嘎查、索木、旗縣區進行慰問演出,為牧民百姓送去 “精神文化食糧”,及時傳達黨的政策、大力弘揚民族英雄精神,營造陽光向上的社會氛圍。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呼倫貝爾市委組織部《關于組織開展離退休黨員干部脫貧攻堅自愿服務行動的通知》要求和“雙結對、共創建”服務活動方案,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校還成立了紅色教育、網絡宣傳、法律咨詢、心理咨詢、環境衛生、健康保健等志愿者服務隊,助力公共服務事業,充分發揮了老同志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科技優勢,為社會發展、社區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迎著初升的太陽,穿過無垠的草原,懷揣心中的夢想,走進明亮的教室,編織美麗的憧憬,收獲無盡的幸福。這正是呼倫貝爾市老年大學學員們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