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063000)
隨著獸醫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加之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取消和暫停征收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5〕102 號),自2015 年11 月1 日起執行暫停檢疫收費政策后,基層檢疫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經費欠缺、檢疫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等現象日益凸顯,為保證檢疫工作的有效開展,依據《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 號)、財政部、民政部和國家工商總局《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冀政辦字〔2016〕211 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創新工作機制,探索指定獸醫協助下的現代官方獸醫管理制度,解決官方獸醫人員不足問題,規范檢疫行為,保障檢疫質量,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1,2]。
目前,唐山市共下設18 個縣(市)區,1 個市級動物衛生監督所,18 個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105 個鄉鎮派駐分所,2個動物衛生檢查站,97 個動物檢疫申報點,工作任務量大,專業人員少,加之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素質偏低,執法能力低、執法工作遲滯。執行暫停征收檢疫收費政策后,基層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經費不足,檢疫人員對檢疫的主動性、積極性低,有的山區縣養 殖戶、經營戶地處偏遠,基層工作人員無專門交通工具,開展工作難度較大,難以有效承擔工作。鑒于此,探索指定獸醫如何協助官方獸醫開展檢疫工作機制,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勢在必行。
指定獸醫申報程序,見圖1;指定獸醫工作程序,見圖2。
唐山市依靠自身實際,首先在遷安市、曹妃甸區、玉田縣、灤南4 個縣引入指定獸醫模式開展指定獸醫試點工作,并對該機制的實施運作進行探索。各試點縣根據自身縣區特點和工作實際,起草制定了《指定獸醫管理辦法》,內容包括簽約獸醫、指定獸醫的條件、職責、申報審批、培訓考核、待遇、獎懲、與官方獸醫工作銜接制度等。以制定的管理辦法為標準和指南,結合試點縣現有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其中玉田縣依托大中型屠宰骨干企業肉品品質檢驗人員作為指定獸醫主體,將其納入駐場官方獸醫辦公室的管理,既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和人員管理,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灤南縣以基層動物防疫站獸醫人員為依托,作為指定獸醫主體,結合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與生豬保險聯動機制,身份既是協保員又是指定獸醫,既解決了用人待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曹妃甸區對現有村級動物防疫員進行登記備案,作為指定獸醫的人才庫,依托場企獸醫,作為指定獸醫主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縣所統一管理;遷安市依托基層動物站自收自支人員,作為指定獸醫主體,將人員納入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分所管理。
試點縣指定獸醫模式的引入不僅解決了檢疫人員不足、專業文化參差不齊、人員駁雜、工作效率低下、質量不高的問題,同時也很好地解決了人員待遇及人員管理問題,指定獸醫模式的引入伴隨著實際工作的需要應運而生,但我們也應看到指定獸醫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無論從指定獸醫人員來源、人員管理、人員工作機制考核測評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我們也應看到,隨著模式的不斷完善,檢疫工作會開展的越來越好。
指定獸醫工作機制模式的引入和應用大大緩解了目前檢疫工作點多、面廣,官方獸醫人員不足、工作經費欠缺,工作效率低下的困境,同時也為檢疫事業工作的多方式,多渠道打開了新思路,隨著該模式在實際工作中的進一步完善和應用,將會更好地服務于未來的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