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平
【摘要】在建筑主體框架的設計中,基礎梁結構的設計工作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建筑設計者應充分重視基礎梁結構的基本功能,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具體承受的機械載荷,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技術細節處理,本文就基礎梁的結構處理做一簡要論述。
【關鍵詞】建筑設計;基礎梁;結構處理
基礎梁是建筑物基礎的一部分,其主要的建筑力學作用是承載和傳遞建筑物第一層填充墻位置所產生的荷載,同時完成樁基承臺與建筑物獨立基礎之間的拉結,從而提高建筑物基礎的整體性,避免建筑物基礎部分的不均勻沉降。在現階段,我國建筑設計工作者在進行基礎梁式設計活動時,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技術難題和缺陷,不僅影響建筑基礎梁式部分的施工效果,而且嚴重影響建筑主體部分預期使用功能的實現。鑒于此,本文將就建筑設計工作中對基礎梁結構的處理展開分析。
1、基礎梁的受力特點及其計算處理思路
在建筑設計活動中,基礎梁是指在框架柱結構中嵌入的固定點,而基礎梁通常用于平衡框架柱結構底部位置的不平衡彎曲,或在傳統的建筑主體框架中作為縱向載荷。
建筑結構體系中,基礎梁式結構的尺寸和配置狀態,與地基土及建筑主體鋼筋結構中點位傳遞的機械載荷有物理關系。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外伸翼與基礎梁是框架柱結構下條形基礎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基礎發展過程中,外伸翼與基礎梁是對結構受力狀況有直接影響的建筑構件。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和發展的主要建筑力學現象是建筑主體框架的中段發生空間位置的彎曲,并在此基礎上引致變形。并且這一建筑力學現象與建筑主體框架頂部部分基礎梁結構所表現的、由縱向機械載荷引起的框架構件向下發展的彎曲變形現象具有相反的特征。因為基礎梁結構在進行建筑設計工作時,需要地基反力向下才能承載結構,所以基礎梁結構在施工使用過程中與建筑主體頂部基礎梁部分的鋼筋形式具有相似性,在施工使用過程中可以相互區別。
而在傳統的建筑設計工作發展階段中,存在著大量的自身限制因素,無法對計算處理活動的開展產生不良影響。建筑設計與施工在一定的施工環境下,往往把基礎梁結構作為倒梁樓蓋體系來對待,并在具體的建筑主體框架施工活動程中,提前對空間反力作用下的布局結構進行區分處理,并將具體處理結果引入建筑基礎梁結構的施工活動中。這一方法適用于建筑梁架結構展開施工處理活動,其本身是清晰、簡便的,在建筑設計工作中,為基礎梁架結構構件的計算處理和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足夠的方便條件。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對基礎梁體的認識和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發現了地基反力的變化特征,并對地基反力的變化規律與基礎梁體縱向變形現象的直接關系進行了描述。并且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和應用的背景下,以克爾地基模型為基礎,形成了一套能有效地進行梁式結構受力狀態計算處理的實施方法。
2、基礎梁的設計
2.1結構設計簡介
結構設計在當前設計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當然也廣泛地應用于建筑類。以下我結合個人觀點闡述一下有關結構設計的簡介,著重于建筑結構領域。
基礎設計與結構設計有機結合共同構成建筑結構。在基礎設計的過程中,按照建筑地質勘察的結果、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和上部結構的種類,再結合建筑所在地的建筑風格和技術水平、提供的材料分析等多種因素得出結論。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決定選用什么強度等級的材料,什么形式的基礎。基礎分為淺、深兩大種類。在設計時要著重考慮到基礎底面積、地基承載力、基礎內力及配筋這四個方面。結構設計質量如何從結構施工圖上就可以看出來,結構施工圖相當于結構工程師的對于建筑的看法,建筑思路全都體現在其中。可見,該圖紙的設計對整個施工過程至關重要,一定要嚴格執行。
3、關于加強基礎梁的結構處理的幾點優化建議
3.1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
相關的設計技術人員在建筑結構設計、基礎梁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各項建筑設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建筑結構設計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設計水平對基礎梁的質量,建筑的整體質量與安全性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就需要對不斷提升設計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對設計人員的安排進行優化設置,并設置與之相關的技術、專業素養考核評價體系,這樣能夠激發相關的設計技術人員的學習意識,能夠主動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這樣就可以學習與掌握更多的建筑結構設計理論知識,結合自身的建筑結構設計案例來進行分析,從而能夠為建筑設計的基礎梁結構處理奠定基礎。管理層要為建筑設計技術人員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使相關的技術人員能夠學習更加先進的經驗和基礎梁結果處理方式,在實際的建筑結構設計中能做好基礎梁結構處理工作。
3.2進一步優化基礎梁結構設計
在建筑設計中的基礎梁設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保證建筑結構的質量,實現建筑結構功能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尤其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現代城市中的建筑質量,建筑功能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建筑工程的功能不同對建筑結構、建筑地基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就當前的城市建筑發展情況來看,建筑的層高越來越高,且建筑之間的間距減小,導致建筑地基的承重不斷增加。為了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性,實現建筑功能就必須要不斷的優化基礎梁結構設計。這就要求建筑設計技術人員能夠在正式開始設計之前到施工現場,了解本次建筑設計的地質、地貌環境,了解地基的荷載力。這樣在建筑設計中才能更加合理的選擇本次建筑設計的地基性與基礎梁結構處理方式。盡可能的控制與減少所產生的成本,有效的提升建筑的安全和質量。
3.3注重先進技術的引進和研發
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建設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要想完善建筑結構設計水平,就應加大先進技術的引進力度,開展科學有效的技術研究工作,合理購置先進設備,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發工作中來,以此全面改進設計工作,強化建筑整體效果。同時在基礎梁設計中,設計理念及模式的更新優化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基礎梁設計與實際設計要求相符,加強建筑結構安全性、穩定性,推動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不斷提升基礎梁結構設計不僅能夠促進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還能更好的滿足人們對建筑的需求,是未來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梁結構處理中就必須要不斷優化基礎梁結構,根據基礎結構設計不同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從而使建筑更加安全、穩定,建筑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曾超.結構設計中基礎梁的設計處理方法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7(4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