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的時候,應充分的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從而使得地下車庫設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停車需要以及成本要求得到滿足。本文對于地下車庫設計管控要點進行多方位剖析,同時為優化地下車庫提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在運用中,還需要與施工現場需求相結合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地下車庫;建筑設計;問題;措施
當前我國私家車數量越來越多,雖然為民眾的日常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也使地面的停車位空間不足問題突顯出來,車輛停放越來越難。對于小區停車來說,地下車庫的設計與建設已經成為了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的關鍵措施之一。所以,有關人員應致力于對地下車庫現狀進行研究,探尋合適優化設計途徑。
1、地下車庫范圍的設計
地下車庫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建筑附近人們的生活、生產中停泊車輛的需求,同時也能緩解地面交通。有部分設計師設計地下車庫范圍的時候,考慮不充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在項目設計初期,設計人員要到項目建設的位置進行實地考察,除了規劃要求的配比車位,還需要通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對以后的外來車輛數量進行預估,從而精準計算出較為合適的地下車庫位置以及面積大小。在設計地下室邊界線的時候,除考慮當地的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和規劃條件書外,還需要對地上建筑進行整體分析。比如:建筑的基礎形式、埋深、地上建筑的使用功能、場地高差、周邊環境等。只有對相關因素綜合分析,才能為地下車庫的優化設計做好準備。
2、地下車庫出入口數量及位置設計問題
地下車庫的建設,主要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既能夠解決人們停車,還可以減少地面停車位,增加地面綠地或廣場面積。地下車庫能夠充分使用的基本要素就是出入口數量和位置,這就需要設計師根據規劃要求的車位數按現行國家規范要求設置出入口數量,確定設計為單車道的入口還是雙車道的入口(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4m),都需要設計人員就實際使用情況具體分析。車庫出口除了數量以外,最為重要的就是位置,一般要求地下車庫的出入口的位置在與外部道路的連接要安全、順暢,不能干擾到道路內的車輛正常行駛,也要避開人行道交叉的地方。
3、地下車庫(非機械式機動車庫)的建筑層高問題
地下車庫的層高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比較多。比如:地下水位高度、土石方平衡、結構形式、地下層數、人防工程等。一般地下水位較高時,建議盡量淺挖,因為地下水位的浮力對地下室底板影響較大,會增加結構底板的成本,若實在無法避免,也可以采取在底板下部做排水盲管,對底板抗浮有利;考慮土石方平衡的因素,可以根據需要選用加腋大板、普通梁板(十字形、井字形)、無梁樓蓋幾種結構形式做地下室頂板,中間層可以根據需要選用普通梁板、無梁樓蓋、空心樓蓋等結構形式。無梁樓蓋結構板厚250-350左右,空心樓蓋板厚一般420左右,普通梁板結構梁高和柱距、頂板覆土厚度有關。地下車庫的層高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1)車庫底板面層厚度,結構找坡時可以考慮50-100mm厚,材料找坡則考慮200mm厚;(2)與車型有關:微型車、小型車最小凈高2.20米(不同車型國家規范要求不一樣);(3)通風管高度的影響(一般350-400mm);(4)一般風管寬度大于1.2米時,噴淋管需要設在風管下方,高度一般150mm;(5)結構梁板高度(和結構形式、柱網尺寸、板頂荷載有關)。
4、地下車庫坡道與車道寬度的設計問題
確定地下車庫的高度后,根據地下車庫的停車規模確定車庫出入口數量和位置, 根據車庫坡道的具體情況,確定坡道形式和坡度大?。ㄖ本€坡道、曲線坡道、直線與曲線組合坡道)。規范規定為保證出入口的暢通和安全,結合出入口坡道的最小寬度要求,及車輛出入口與外部場地及道路關系,車輛出入口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4m。
一般為了提高車庫整體的停車率,將坡道的長度盡量的短,這樣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來布置停車位。從而也需要,設計人員對所有的規范值盡可能的選取高端來設計。因此,車庫的直線坡道的縱向坡度要小于15%,環形坡道在坡道的縱向坡度要求小于12%,同時,坡道的上下的兩端都需要設置緩坡。緩坡長度要求應該大于3.6m,緩坡度要和陡坡度相結合,緩坡坡度大約是陡坡度的1/2左右(即為約7.5%)。
5、地下車庫的防火設計問題
地下車庫在建筑設計中,消防問題也是一個重點。規范規定:汽車庫不應與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的廠房、倉庫貼鄰或組合建造。汽車庫不應與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中小學校的教學樓,病房樓等組合建造。當汽車庫與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中小學校的教學樓,病房樓等建筑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樓板完全分隔;且汽車庫與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中小學校的教學樓,病房樓等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分別獨立設置時,汽車庫可以設置在托兒所、幼兒園,老年人建筑,中小學校的教學樓,病房樓等的地下。國家規范規定地下室的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車庫防火分區的最大防火面積為4000平方米(設置自動滅火系統);車庫內的充電停車位,應設置獨立的防火單元,每個防火單元最大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室內有車道且有人員停留的機械式汽車庫,其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2600平方米(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地下室設備用房防火分區的最大防火面積為2000平方米(設置自動滅火系統)。防火分區之間應采用符合本規范規定的防火墻、防火卷簾(耐火極限不低于3小時以背火面溫升作為判定條件)等分隔。
6、地下車庫的采光及通風設計問題
地下車庫位于地面以下,存在著采光、通風難的問題,會導致人生理和心理的不適。《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明確要求地下空間要采用有利于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的措施,并且5%的地下一層空間采光系數達到0.5%以上。
(1)采光:一般在地下室頂板開洞,做成采光井采光(安全夾膠玻璃蓋頂,周邊做防雨百頁),也有采用導光管采光的做法。
(2)通風:利用采光通風井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的形式展開設計。
(3)利用地勢高差的關系結合小區景觀設計,把室外部分地面合理下沉,形成“下沉式”的景觀。此類設計方式除了可以對地下車庫的采光問題進行合理處理,還可以有效強化地下車庫的空間感。
結語:
伴隨著經濟快速的發展進步,城市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地下車庫已經成為開發項目中不可或缺的配套設施,大眾對地下車庫的安全性、合理性和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地下車庫設計中,要有效提升地下車庫的使用空間,并且結合成本、布置等方面讓地下車庫的設計趨于人性化、系統化,以此提升居民車輛保管質量,為人們提供舒適的空間體驗。
參考文獻:
[1]武宗良.某大型地下車庫建筑設計優化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5(06).
[2]強禮梅.地下車庫建筑設計問題與優化方案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7(07).
作者簡介:
張獻陽(1978-),男,湖南常德,漢族,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