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2020年,四川服務業有哪些重點任務?如何實施?一圖讀懂這份《意見》
關 鍵 詞
“4+6”
“4”,即四大支柱型服務業: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體旅游。
“6”,即六大成長型服務業:科技信息服務、商務會展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川派餐飲服務、醫療康養服務、家庭社區服務。
主要目標
1.服務業增加值總量達3萬億元以上
2.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5%左右
3.“4+6”重點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的65%以上
4.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的40%左右
5.人均服務業增加值達3.8萬元左右
2020年:力爭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0.5個百分點以上。
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服務業強省。
一、加快發展“4+6”現代服務業
1.推動四大支柱型服務業轉型升級
2.促進六大成長型服務業做大做強
二、推動形成區域服務業協調發展新格局
3.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服務業一體化發展
打造一批川渝毗鄰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
4.統籌推進干支協同發展
支持建設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城市。
三、全面提升服務業供給質量
5.加快服務業標準化進程
實施服務業標準領航工程。
6.提高服務供給品質
深入推進質量提升行動。
7.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持續推進服務業“三百工程”建設。
四、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
8.打造新型消費載體
實施中心城區轉型發展工程。實施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9.培育消費中心城市
支持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發展夜間經濟。爭取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
10.擴大生產服務消費供給
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業功能示范區。爭取和支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落戶四川。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
11.提升生活服務消費品質
實施服務消費提質升級工程。大力發展連鎖便利店。開展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創建。
五、創新服務業發展方式
12.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實施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工程,爭創國家“兩業融合”試點。深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
13.推動集聚集群發展
實施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工程,培育一批百億級、千億級省級集聚區。
14.推動業態模式創新發展
實施業態模式創新發展工程。實施“互聯網+服務業”工程。
15.推動雙向開放發展
高水平推進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際(地區)合作園區建設。加快“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設。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加快國際產能合作示范省建設。按規定推進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
六、強化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支撐
16.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按部署分類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實行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差異化監管。推動國有資本布局重要服務行業和關鍵服務領域,在一般競爭性行業和領域為社會資本進入提供條件。深化國家級和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17.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強化用地保障、資本要素保障、要素市場化保障、人才智力支撐。按規定設立四川省現代服務業咨詢委員會。
18.健全統籌推進機制
建立省領導聯系指導“4+6”重點產業推進機制。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分類分年度制定“4+6”重點產業推進方案。
大力發展科技信息服務。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推進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打造西部電商營商高地。
大力發展商務會展服務。 ?實施會展品牌提升工程。
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 ?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提升工程。
大力發展川派餐飲服務。 ?實施川菜菜品及品牌文化創新工程。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美食街、川菜小鎮、酒鎮酒莊。支持成都建設國際美食之都。
大力發展醫療康養服務。 ?打造西部醫療康養高地。建設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打造省級公共衛生綜合臨床中心。建立細胞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大力發展家庭社區服務。 ?實施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
政策措施
支持成都建設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支持綿陽、宜賓、達州等創建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城市。
省級財政按規定連續3年每年支持10個服務業強縣,每個縣不超過1000萬元。
對納入服務業“三百工程”省級重點項目的,按規定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和省級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激勵獎補政策。
對首次進入“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的省內注冊企業,省級財政按規定在相關專項資金中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一次性激勵。
對首次新增入庫的規模(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由地方政府按規定給予一次性獎勵。
實施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打造一批省級步行街,省級財政按規定連續3年給予獎補激勵。
支持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
省級財政按規定連續3年對每個消費中心城市予以每年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激勵。
每年培育10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創新發展示范,對成功創建的地方政府,省級財政按規定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