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偉 楊洪野

“經查,吳橋林理想信念喪失,紀法意識淡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紅包禮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經華鎣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華鎣市委批準,決定給予吳橋林開除黨籍處分;由華鎣市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5月9日,廣安市紀委監委官方網站通報了華鎣市紀委監委對華鎣市煤炭管理局(簡稱“煤管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橋林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的相關情況。通報一出,便引起了當地干部群眾的議論:“平日里待人謙和、熱心助人的吳橋林怎么就突然被查了呢?”案卷里被摘掉“假面”的“謙謙君子”到底隱藏著一副怎樣的貪婪面孔?
“熱心腸”被“朋友”引入彀中
吳橋林自小在華鎣山區長大,19歲那年,他應征入伍。退役后,他一邊工作,一邊通過自學考取了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并于幾年后成為了一名公職人員。考慮到吳橋林有在煤礦工作的經歷,組織便將他分配到了與煤礦管理、安全生產等相關的崗位。經過幾年的努力,吳橋林逐步成長為一名業務骨干。2014年11月,他擔任華鎣市煤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職。
“自小就夢想踏入仕途,如今終于如愿以償。”但吳橋林卻沒想到,這條路卻慢慢走偏了。
吳橋林當上領導后,不少煤礦老板開始主動接近他。一名鄭姓老板隔三岔五擺宴設局約請吳橋林,可吳橋林從不赴約。于是,這名鄭姓老板又轉而找他打麻將“搞娛樂”,吳橋林依然不愿露面……那時的吳橋林對煤礦老板們的這些行為很是反感,但老板們卻“愈挫愈勇”,誓要“拿下吳副局長”。
打聽到吳橋林不僅業務精湛,還是出了名的“熱心腸”,煤礦老板們便開始改變策略“向其求助”。一名郭姓老板經常打著咨詢政策、尋求指導的幌子,通過電話、微信、面談的方式向吳橋林“請教”。吳橋林每次都耐心地解釋政策、講解程序、分析利弊。一來二去兩人竟成了私交甚好的“朋友”。
2016年初,郭某以過年團聚、感謝指導為由邀請吳橋林吃飯。吳橋林本不想去,“朋友之間的聚會”“您不會讓我難堪吧”等說辭連番襲來。實在架不住“朋友”的“盛情”,吳橋林最終同意前往。席間,郭某塞給吳橋林一個裝有5000元人民幣的信封,并說:“感謝您一年來的指導和幫助,讓我們礦場的效益越來越好,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吳橋林有些驚訝,忙擺手推脫。
“現在請人講課也得付學費吧?受您指導一年,就算記功分紅也該有您的一份呀!”郭某指了指席間的其他人,“這幾位也是我礦上的‘功臣,都得了獎勵。對您,我更不能忘恩負義,是兄弟就不要再推了!”一通軟磨硬泡,郭某成功將信封塞進了吳橋林的衣兜里。
“那是我收的第一筆錢。錢裝進兜里后,我坐立不安,不敢存銀行,也不敢使用。先放在辦公室一個多月,后又拿回家藏在沙發底下兩個月,跟做賊似的。過了很久,直到我買車時發現錢款不夠才把它用了。”吳橋林回憶,用掉錢的那一刻,他竟覺得釋然了。此后,他逐漸習慣了別人給自己送錢。落馬前,僅在郭某一處吳橋林就先后收受現金共計28.3萬元。
“親”“清”不分 “心腸”為錢而“熱”
從被煤礦老板“朋友”引入彀中那一天起,吳橋林這個“熱心腸”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工作服務”還是在“私人幫忙”,“朋友”是“衷心感謝”還是“故意行賄”。只講“哥們兒義氣”,“親”“清”界限模糊,吳橋林的“心腸”開始為錢而“熱”。
2016年10月,華鎣市原紅光煤礦礦工付某被診斷為塵肺病,經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簡稱“人社局”)認定為工傷,法院判決紅光煤礦賠償付某27萬元,可這筆錢一直拖了一年多都沒有執行到位。2018年5月,付某萬般無奈下找到了市煤管局。吳橋林在了解完情況后決定接下這單“本職工作以外的活”。
那段時間,如何讓付某順利拿到賠償款成了吳橋林最操心的事。他遍查煤管系統的各項行政權力,力圖從煤管局的角度制約煤礦方的“耍賴”行為。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發現用煤礦獎補資金抵消賠償金的方法。在征求市法院和市人社局等單位意見后,吳橋林果斷執行決定,讓付某如愿拿到了足額賠償金。
事情本該就此結束,但付某卻總想對吳橋林表示一下感謝。2018年11月,付某把吳橋林約了出來,將兩萬元現金交到吳橋林手里,說:“我找過很多單位,都沒幫我拿到錢。若不是你,我就走投無路了。請你一定收下!”吳橋林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起初,吳橋林的內心有些忐忑,但想到“若不是自己幫忙,付某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后,他又變得心安理得起來。
2019年春節后,一名鄭姓老板找到吳橋林希望他能幫忙查找一份上級部門下發的關于關閉煤礦相關政策的文件。為企業提供服務和幫助本應是吳橋林的本職工作,可吳橋林竟理所當然地收下了鄭某給的5000元“感謝費”。直到被查處前,小到一兩千元、大到幾萬元,對這些前來行賄的人,吳橋林均來者不拒,先后違規收受紅包禮金、他人賄賂26筆,共計32.4萬元。
“吳橋林案反映出在全面從嚴治黨大環境下,仍有少數干部不收斂、不收手,法紀意識淡薄。在從嚴追責問責的同時,必須緊跟制度建設和預防教育,深化標本兼治,才能實現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的轉變。”華鎣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吳西說。
吳橋林案發生后,華鎣市舉一反三,開展全市懲防體系再建設工作,市紀委監委聚焦重點部門和風險崗位,督促主管單位分行業分系統梳理廉潔風險點,出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和制度。同時,在市煤管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內組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刻剖析案發原因,及時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作者單位/楊洪野 華鎣市紀委監委) (責編/周盼)